(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深江高鐵又有新進展。近日,深江高鐵廣中江特大橋,沙溪橋段5號墩鋼殼吊裝作業圓滿完成,為112米鋼桁樑上跨廣珠城際鐵路施工奠定堅實基礎,標誌着全線首個鋼墩柱安裝完成。建成後,深圳與江門可實現1小時內通達。

深江鐵路線路正線從規劃的深圳樞紐西麗站引出,經深圳寶安、東莞濱海灣、廣州南沙、中山至江門,正線全長116.12公里,跨越珠江口,串聯大灣區多座城市,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主通道之一。建成後,對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半小時生活圈、經濟圈,輻射帶動粵東粵西與珠三角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全線共設深圳西麗(深江鐵路建設項目不含西麗站)、深圳機場東、東莞濱海灣、南沙、中山北、橫欄、江門站等7座車站。
深江高鐵11標正線全長23.72千米,橋樑佔比100%。其中,廣中江特大橋沙溪橋段長9.68公里,5號-6號墩採用112米鋼桁樑上跨既有廣珠城際鐵路施工,為全線控制性工程之一。
項目部工程師孫堯介紹,此次吊裝為深江高鐵全線首個採用「鋼殼-混凝土組合技術」進行高鐵橋樑墩柱施工,實現了臨近既有線施工風險可控、質量精度雙優、成本綠色雙降的目標,將施工周期由15天縮短至3天,為高鐵複雜地形施工提供了可複製的技術範式。
此次吊裝鋼殼高11米,總重約73噸,吊裝設計位置距離既有的廣珠城際鐵路避雷線水平垂直距離僅有0.58米。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全方位落實安全管控措施,實時監測地基沉降,將最大沉降量嚴格控制在4毫米以內,同時採用智能化監測技術,每15分鐘上報一次鋼殼偏移數據,確保結構穩定。此外,鋼殼安裝就位後在4個方向加裝4根纜風繩,進一步強化鋼殼抗風穩定性。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