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悦琴)香港特區政府本財年首幅招標出售的住宅地,屯門海珠路地皮於今日中午截標,地政總署公布,合共接獲8份標書。當中包括中國海外、保利置業、信和置業及嘉華等。
嘉華國際香港地產發展及租務總監尹紫薇指,地皮位置不俗,因為附近有多條巴士路線,日後附近亦將會有屯門南延線的車站落成。她指是次出價「計市場價」,預計樓市平穩發展。
該用地位於海典軒旁邊,地盤面積約47,017平方呎,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28.2萬平方呎,料日後提供約525伙住宅。賣地條款表示,中標發展商需要興建公共交通總站。市場預期,地皮估值約4.2億至7.9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1,500元至2,800元。
高力香港研究部及零售顧問主管李婉茵表示,入標反應符合預期,料發展商出價審慎。香港特區政府近年在住宅土地供應方面展現出更具策略性的調整方向,推售項目以中小型地皮為主,並選址於配套成熟的地區,務求在穩定供應的同時,提升市場承接力。是次位於屯門的住宅地皮正好體現此策略,規模適中,發展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吸引多家發展商積極參與競投。
根據房屋局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6月底,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錄得約10.1萬伙,較高峰期的112,000伙已明顯回落,雖然仍處高位,但反映市場正逐步消化現有供應。政府採取「一季一幅」的推售安排,正好回應市場變化,有助維持穩定的住宅供應節奏,對整體房屋市場具正面作用。同樣地,第二季賣地計劃中的荃灣西地皮規模適中,其推出節奏與整體供應策略一致,有助維持市場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