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文平理
近年來,香港外傭過度借貸問題日益嚴重,不僅影響外傭自身的財務健康,更令僱主無辜受累。根據財庫局的統計數據,2021年至2023年間,外傭的無抵押個人貸款高達166億港元,交易宗數更佔全港每年申請的四分之一以上。香港文匯報記者更直擊發現,部分財務公司甚至專設外傭借款櫃位,以寬鬆的審批條件吸引外傭借貸,年息高達18%至25%,更有甚者慫恿外傭透過信用卡套現或「借上借」,最終導致債務問題惡化。對此,特區政府提出6項主要措施並正進行公眾諮詢,包括限制還款期、要求諮詢人同意等,方向與做法值得肯定。未來取得共識後,應嚴格執行落實、加強監管,徹底解決問題。
特區政府的6項措施針對性強,能夠「對症下藥」,例如還款期不得長於僱傭合約、按收入限制借款額等,能有效遏制外傭過度借貸。未來應確保這些措施嚴格執行,並加強對財務公司的監管。此外,部分財務公司為逃避監管,將貸款業務轉移至海外,有需要修例堵塞此漏洞,確保所有在港放貸行為均受規管。
現時財務公司與外傭未經僱主同意便將其列為諮詢人的情況屢見不鮮,令僱主蒙受無妄之災。特區政府可積極考慮此行為納入刑事罪行,以起阻嚇作用。同時,應加強巡查財務公司的放貸情況,主動抽查和向外傭群體了解,並嚴懲違規者,確保借貸程序合法合規。
為避免僱主承受可能因聘用過度負債外傭而帶來的風險,特區政府可與相關機構設立中央信貸資料庫及黑名單,讓僱主在聘請前可查閱外傭的借貸紀錄。此外,對嚴重欠債的外傭,入境處可考慮實施出境限制,防止其「一走了之」,將債務問題轉嫁僱主。
除監管外,特區政府應加強對外傭的財務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借貸觀念。同時,鼓勵僱主主動與外傭溝通,了解其財務狀況,及早發現問題並介入。
外傭過度借貸問題並非單純的金融現象,而是涉及社會穩定。特區政府需多管齊下,嚴格執法、加強監管,並推動業界自律,以締造健康的借貸環境,保障僱主與外傭雙方的權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