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綽婷表示,社區客廳會透過不同服務,做好連結關懷社區不同背景人士的平台。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彭綽婷說,土瓜灣社區客廳的Band房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用家,讓社區客廳充滿活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許多少數族裔和新來港人士在這裏找到了歸屬感。有些會員告訴我們,平時在其他地方,他們可能會覺得別人不願意主動與他們交流,但在社區客廳,一切相處都變得很自然。這裏的環境讓大家更容易適應香港的生活,感受到被接納。」土瓜灣社區客廳署理中心主任彭綽婷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社區客廳會透過不同細緻共融的服務,確保任何文化都能在這共冶一爐,做好連結關懷社區不同背景人士的平台。

土瓜灣社區客廳的實用面積約7,000平方呎,分為兩層,是全港最大的社區客廳,設施豐富。除了設有共用客廳、寬敞家庭式的淋浴間、洗衣機、乾衣機、熨衣設備、溫習室、兒童遊戲區、共用廚房、飯廳等,更有Band房、多媒體房、健身房、多媒體室,並提供免費功課輔導班及故事繪本工作坊等多項協助家長育兒活動。而中心的開放時間內都有社工駐場,能迅速處理或協助轉介居民的不同求助。

彭綽婷說,Band房、多媒體房和健身房等設施的設計初衷,原是為年輕人提供發揮創意和活力的空間,實際上卻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用家。「即使是不太懂得如何操作的人,也想來試試打鼓、唱歌,體驗一下,這讓社區客廳充滿活力,各項設施的使用率高,熱鬧非凡。」

雙語活動讓少數族裔無障礙參與

除了硬件設施,土瓜灣社區客廳在服務上也展現了對多元文化的重視。彭綽婷說,針對中心有不少非華裔會員,中心定期舉辦聚會,聆聽少數族裔的需求,探討如何讓這裏的服務更具包容性。中心的所有活動均採用共融形式,所有告示均採用中英對照,活動也以雙語進行,確保非華裔人士都能無障礙地參與,打破族群隔膜。

此外,針對穆斯林會員,中心各層均放置了標示穆斯林祈禱時間的時鐘,並正研究如何逐步引入符合清真標準的廚房器具。「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細緻的服務,讓少數族裔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