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文在台灣屏東縣高樹鄉長大,1997年,搬到高雄市左營區祥和里後被選為里長。這是一處大陸老兵聚居的「眷村」,1997年劉德文搬來時,這裏還有1,800多位大陸老兵,現在只剩12位,最年輕的也已是97歲高齡。
2003年,一位湖南籍的文姓老兵把劉德文請到家裏吃飯,哭着對劉德文說,「我87歲了,可不可以在我死後,幫我把骨灰送回老家,葬在我父母墳邊,讓我跟他們團圓。」老人離世,劉德文自費買機票,兌現了承諾。兩年後的2005年,劉德文辭去高薪的銀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靈魂擺渡」中。「我就是不想讓這些長者一輩子在外當遊子,去世後還在外當遊魂,讓他們回家落葉歸根,回到最親的土地,最親的家,與家人團圓。」
去年護送47位老兵骨灰回家
23年的堅守,劉德文的足跡已遍布大陸20多個省份。2024年,他護送47位老兵的骨灰回家,是數量最多的一年。往年一般一趟護送1位,這一年平均每趟送2位,有7趟每趟送了3位。今年,他要完成的目標是送51位老兵歸鄉。
為骨灰罈買座位 像對待生者
把骨灰罈放在包裏,貼着胸口,背在身前,讓長者先行,也讓老兵們看清楚回家的路。只要條件允許,他甚至會為老人們的骨灰罈買下一個座位或床位,就像對待生者一樣……「我的書包上有個特殊的『背』字LOGO,這個字的上半部分是我和家屬交接骨灰時的畫面。」從大陸寄來的尋親信不曾斷過,早些年就有700餘封,網絡發達後,通過線上找到劉德文的就有1,000多人。「每一個我都認真記錄,每一個老兵的尋親請求我都不放棄,現在只找到300多,成功率太低,我還是要加快腳步。」
不僅大陸親屬託劉德文找尋故人,他還幫遠在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族群尋親。「其中一個成功案例來自美國,老兵的孫子是從山東煙台去美國定居的,他想要把他爺爺找回來,回到煙台,所以寫信給我,我幫他找到他的爺爺,完成了他的心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