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文平理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近日透露,自2022年7月至今年6月底,特區政府已成功收回約9,000個公屋單位,彰顯了現界特區政府在打擊公屋濫用問題上的堅定決心與高效行動,配合簡約公務和簡樸房等系列政策,正一步步為香港基層住屋問題的解決奠定堅實基礎。
近日天水圍天慈邨慈心樓女住戶鄧慧賢的案例,便是打擊公屋濫用問題的一個典型。房委會18次突擊家訪她均不在家,且水電用量近零,房委會依規收回公屋,實屬合理之舉。而鄧慧賢雖提出諸多理由狡辯,如生活節儉、早出晚歸等,但高等法院暫委法官林展程的判詞已清晰指出,其理由缺乏合理可爭辯之處。房委會在查訪期間,該單位長期錄得「零」耗電量和「零」耗水量,且鄧自稱從不使用雪櫃,如此種種,難以令人信服其確為正常居住使用公屋。
公屋,是特區政府為解決基層市民住房困難而提供的福利性住房,其初衷是讓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夠擁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然而,公屋濫用現象卻一直存在,一些人通过各种手段霸佔公屋資源,使得真正有需求的市民只能望屋興嘆。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也破壞了公屋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何永賢局長提到的收回9,000個公屋單位,意味着節省了90億元以上的建築費。這筆巨大的資金,若能合理運用,將可以為更多基層市民提供更好的住房條件。同時,政府在打擊公屋濫用方面,除了局方人員的不懈努力,還成立了由退休紀律部隊人員組成的專案小組,協助偵查較嚴重及隱藏的懷疑個案,並向前線職員提供偵察和調查技巧的訓練。這一系列舉措,充分體現了政府在整治公屋濫用問題上的全方位、多層次策略。
解決香港基層住屋問題,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政府從增建和收回公屋兩個方面同時發力,增建公屋可以增加住房供應,從源頭上緩解住房短缺問題;而嚴厲打擊公屋濫用,則可以確保有限的公屋資源能夠真正分配到有需要的人手中。配合簡約公務和簡樸房等系列政策,香港正逐步構建起一個更加公平、合理、高效的住房保障體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