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連日遭受暴雨襲擊,各區區議員及關愛隊在災害中迅速行動,與政府部門緊密協作,從預警到災後修復,全方位守護居民安全,發揮關鍵作用。有地區人士表示,這次明顯可見,特區政府建立清晰統籌機制,有效梳理災情,優先處理影響範圍廣、涉及人數多的關鍵點位,從而更系統、更快速地逐一化解危機。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本周一(4日)晚上11時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華富道出現水浸跡象。南區區議員、華富北關愛隊隊長張偉楠表示,關愛隊在發現後,立即協調多個政府部門進行緊急開渠疏通,成功阻止洪水湧入民居。
翌日上午,田灣海旁道因大量沙石堵塞通往華貴邨的唯一通道,關愛隊及區議會團隊迅速聯絡渠務署、路政署等相關部門,儘管暴雨如注,部門人員仍冒雨趕抵,經各方全力協作,這條主要通道當日下午已恢復了通車。
關愛隊蒐資訊 政府調配資源
雨勢稍緩,關愛隊立即展開災後巡查,在大浪灣、淺水灣等區域發現多處塌樹,以及雨水沖刷形成的路面坑洞。路政署接報後隨即調派人手處理。張偉楠提到,關愛隊緊急通報群組在今次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群組匯集相關政府部門及關愛隊核心成員,義工和隊員收集的緊急資訊均能即時發布,使政府部門精準掌握現場狀況,快速調配資源。
總結此次經驗,張偉楠認為政府在處理緊急情況上取得了很大進步。「明顯可以看出,政府建立清晰統籌機制,有效梳理災情,優先處理影響範圍廣、涉及人數多的關鍵點位,從而更系統、更快速地逐一化解危機。」
區議員:政府應急速度值得肯定
中西區區議員、西營盤關愛隊隊員劉天正指,暴雨出現前,關愛隊已迅速通過多種渠道提醒大廈及居民做好防洪措施,黑雨肆虐期間,團隊接到西營盤海味街一帶商舖水浸,路面有沙井蓋缺失對行人及行車造成安全隱憂,同一區域多輛汽車因水浸被困等求助。關愛隊即時通報政府相關部門,為他們提供適切協助。
暴雨過後,劉天正與隊員馬不停蹄地巡查社區。區內一棟私樓的唯一電梯因雨水倒灌而癱瘓,嚴重影響住戶出行,關愛隊立即跟進,主動上門協助居民,為行動不便的長者解決生活物資運送等迫切問題。
劉天正認為,今次政府部門應急速度非常值得肯定。天文台準確預告黑雨情況,讓市民有足夠時間準備,把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市民通過各區關愛隊反映的問題,能即時傳遞至民政處,民政處快速協調相關部門跟進處理,特別是針對危險點位反應敏捷。
議員:路面水浸復原速度快
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觀察到黑雨期間,面對此次罕見的長時間、高強度暴雨,政府善後工作快速完成,「雖然造成路面水浸等情況,但整體復原速度相當快,難能可貴。」
「昨日早上,九龍東區有幾處出現較嚴重的水浸,在兩小時內已經基本解決,盡顯政府的效率。」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在關愛隊及區議員的輔助下,民政專員在一線收集地區發現的問題,梳理後在跨部門協助下,以最快的效率處理好。「相較以往在極端天氣發生後,善後工作難以處理,現時在關愛隊及區議員的輔助下,效率更快。這些小改變,實際上是地區的大躍進。特首帶頭破除政出多門的官場陋習,大大提升了施政效能,真正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
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近年本港面對極端天氣帶來的大暴雨,防洪設施及斜坡面對嚴峻的考驗,值得讚賞的是,渠務署及土力工程處等部門近年積極引入高科技應對洪澇考驗。例如渠務署購入多部機械人協助排水及去淤疏浚,土力工程處運用無人機協助監察斜坡安全。
立法會議員郭玲麗表示,政府的應對速度和效率整體表現高效,在暴雨來臨前已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各部門首長級人員實時監察全港情況,協調處理水浸、山泥傾瀉等突發事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