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紫妍 廣州報道)粵港澳地區連日持續普降大暴雨,廣東成全國暴雨中心之一,全省已有16個地市和104個縣區啟動應急響應,多地紅色暴雨預警生效,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5日下午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II級。據粵氣象部門研判,5日至6日,強降水仍將持續,6日河源、梅州、清遠、韶關、茂名、雲浮和湛江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上述地區雷雨時局地伴有8級左右短時大風。7日至8日,本輪強降水過程結束。
暴雨亦給廣東各地的供港菜基地帶來影響,如供港菜主要來源城市東莞、肇慶等,都在本次強降水過程中遭到不同程度水浸內澇。香港文匯報記者從東莞一家供港菜基地了解到,針對每年的颱風梅雨季,廣東各地的供港菜基地都已經積累豐富應對經驗,例如他們提前根據氣象部門的預警,採取了加固瓜棚、深挖排水溝等措施,每日產量優先供給港澳,保障供港菜的質量、價格穩定。
應對經驗豐富 基地未受影響

萬達豐供港蔬菜基地位於東莞石碣鎮,規模達400畝,每天向香港提供應季蔬菜約4至5噸,當前提供的蔬菜品類以茄子、毛節瓜、青瓜等茄果類蔬菜為主,還有香葱、莧菜等部分葉菜。基地負責人王智明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雖然東莞降雨量較大,但基地暫未受到影響,「我們提前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加固了瓜棚的支撐架,清理並且加深了排水溝,方便排水。」此外,還會加強種植肥料,以對沖暴雨的影響,提前做好防病蟲害工作,在後續的加工分揀環節,也會提前做好預防應對。

「會優先供應港澳地區」
「暴雨這幾天我們還是保障了每天足量供應港澳。」香港文匯報記者從基地現場的視頻和圖片看到,農田的積水大約淹至地面作物根部,部分香葱等被風吹雨打倒伏在地,但大範圍的作物仍然茁壯。王智明表示,其實廣東地區的供港蔬菜基地基本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應對模式,無論是本輪強降水,還是此前的颱風襲擊,每年到了傳統梅雨颱風季,都能夠根據氣象預警從容應對,保障港澳蔬果供應,一般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而且,他表示供港澳蔬菜只佔基地總產量的一部分,哪怕總體產量有所減少,也還是有足夠的儲備可以補充,「而且我們會優先供應港澳地區。」
部分蔬菜品質或因天氣打折扣
另一方面,受氣候特徵影響,當前季節供應香港的蔬果主要來自西南、西北等天氣更加穩定的地區。王智明說,每到梅雨颱風季,約有80%的供港蔬菜都來自上述地區,而廣東因颱風、梅雨等天氣頻發,作物生長條件不夠穩定,夏秋季節供港澳市場比例本身較小,因此總體對香港蔬菜的供應和價格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只是在暴雨衝擊下,部分蔬菜的品質可能會打折扣。
廣深航班大面積延誤 來港多趟列車正常運營
據廣東氣象、水文部門監測預報,廣東出現大範圍強降雨過程,江河洪水快速上漲,且強降雨仍將持續,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5日下午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廣東水文局升級發布6個站點的洪水紅色預警,廣東山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平台和綜合分析研判,24小時內肇慶廣寧縣、懷集縣、封開縣,局地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很大(紅色預警)。
隨着降雨持續,次生災害防禦成為重點。廣東省水文局5日升級發布石馬河塘廈站、馬灘站、旗嶺站,淡水河白石站、淡水站,潼湖水東閣站等洪水紅色預警,要求停止受影響河段與防汛無關的水上生產、娛樂活動,做好沿河低窪地區群眾和物資轉移工作等。廣東省水利廳5日12時發布山洪災害風險預警,預計24小時內肇慶廣寧縣、懷集縣、封開縣,局地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很大(紅色預警),另有18個縣(市、區)橙色預警,26個縣(市、區)黃色預警,其他地區也可能因局地短歷時強降水引發山洪災害。
受暴雨天氣影響,廣深機場出現大面積延誤。5日,深圳機場、廣州白雲機場先後啟動航班大面積延誤應急處置黃色響應,白雲機場後升級為橙色響應。據天氣預報6日廣東仍有強降雨,白雲機場提醒旅客密切留意航班變更信息。
鐵路方面,為確保旅客列車運行安全,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動態調整列車運行,8月5日12:00時至8月6日14:00時,途經廣東清遠地區的京廣鐵路普速列車停運;8月6日14:00時起,京九鐵路普速列車陸續恢復開行。鐵路部門提醒,已購買停運列車車票的旅客,可自車票發站乘車日期起的30日內(含當日)辦理全額退票手續,退票均不收取退票手續費。截至發稿前,香港文匯報記者在12306App上查詢到,6日香港西九龍站出發/到達的多趟列車正常運行,不受影響。
【特稿】廣東多市水浸內澇 各地緊急搶險救援

廣東連日暴雨導致東莞、深圳、惠州、汕尾、肇慶等多座城市出現較嚴重的內澇積水災情,各地公安、消防、應急救援等多方力量緊急搶險。4日晚至5日,肇慶鼎湖山洩洪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視頻中雨水漫灌街道,水流湍急,大量物品被裹挾着沖走。據了解,由於降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肇慶城區部分路段積水嚴重,交通受阻,鼎湖山下不少檔口被洪水沖垮,有市民稱三十年沒見過這麼厲害的水災。肇慶水上搜救隊連夜出動,攜帶橡皮艇、船外機等專業救援裝備,協助消防力量,在暴雨中趕赴多地,解救和轉移數十名被困群眾。
惠州多地亦受災嚴重。惠州惠東縣平山街道附近因地勢低窪,積水深度達4米,大片房屋被淹沒,多名居民被困於樓頂及高處。此時暴雨仍在持續,當地公安特勤部門駕駛衝鋒舟穿梭在淹沒的樓棟間,挨家挨戶搜尋被困群眾,徒手架起生命通道,轉移被困居民50餘人;惠陽區秋長街道的桃園養老院也被這場暴雨圍困,大量高齡、行動不便的老人被困其中,十多名消防隊指戰員在深及胸口的積水中背着、抬着被困人員離開,轉移老人及護工共43人,其中年齡最大的94歲,最小的也有60歲。
5日上午,東莞市塘廈鎮大嶺古涵洞處,一輛小車涉水失控,被捲入較深的積水區,很快被淹得只剩車頂。駕駛員因水壓過大被困車內,積水還在不斷倒灌,情況十分危急,周圍群眾發現情況後,大聲呼救。正在周邊搶險救援的兩位民警趙慶輝、溫東林迅速趕到,並立即落水往車的位置游去,有熱心群眾也加入救援,此時,水位已經沒過了駕駛員脖子。由於車門已無法打開,民警繞到車尾反覆嘗試,最終成功開啟車尾箱,將駕駛員從車內救出並轉移至安全地帶。
三部門下達救災資金10.15億元
另據新華社5日消息,財政部近日會同農業農村部、水利部下達中央財政農業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10.15億元人民幣,支持受災地區積極應對洪澇、乾旱等災害影響,加快恢復農業生產。此次下達的資金,一是支持北京、河北、內蒙古、廣東等地做好洪澇災後救災工作,重點對農作物改種補種、農田積水搶排、農牧漁業生產設施及水利工程設施修復等救災措施給予適當補助;二是支持山東、河南、湖北等地做好乾旱救災工作,重點對增肥保苗、灌水補墑、調水運水、增打機井等救災措施給予適當補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