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擬在泰國的生產基地,採購中國廠商的零部件。《日本經濟新聞》周一(8月4日)報道,泰國是豐田位於東南亞的最大生產基地,當地最快將從2028年起,將中國零部件應用在新生產的電動車上。分析認為此舉標誌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影響力提升,零部件供應商的國際競爭力也在加強。
新車型成本可節省30%
報道稱,豐田向其主要貿易對象、當地大型零部件企業Summit Group,推介中國汽車內飾材料製造商蕪湖躍飛新型吸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中泰兩國企業已於今年1月在泰設立合資企業,計劃設廠為豐田供應零部件。豐田計劃2028年在東南亞推出新車型,採用適配電動和混合動力系統的多路徑新能源平台,據報新車型都會採用中國廠商零部件,成本可節省約30%。
日系汽車價格競爭力在全球市場面臨挑戰。報道指出,豐田建議日系零部件企業主動採用中國企業的產品,包括模具、樹脂材料、車載系統和內飾等,促進日系汽車整體削減成本,提升性價比。
日本汽車製造商1990年代起陸續進駐泰國,在當地建立供應鏈,日系汽車在泰國汽車市場佔據份額一度高達90%。不過隨着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發展壯大、中國新能源汽車憑藉性價比優勢,逐步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今年1月至5月,日系汽車在泰國市場佔比降至71%,中國汽車佔比則增至16%。
報道最後指出,比亞迪等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國際影響力日增,中國零部件供應商的實力也不斷增強。預計豐田採用中國零部件提升成本競爭力,將成為東南亞的日本汽車供應鏈重要發展轉折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