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珏
上周六,「2025香港弦音匯中華交流計劃:跟着大師看世界——廈門泉州音樂文化之旅」圓滿結束,在這十天的時間裏,我們亞洲青年弦樂團的香港年輕人來到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廈門和泉州,了解國家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也與福建的年輕人共同交流演出,奏響了閩港兩地的青春樂章。
在廈門的「鋼琴之島」鼓浪嶼,我和青年鋼琴家牛牛(張勝量)帶領學員們參觀鋼琴博物館,我們兩人還在百年鋼琴上合奏《鼓浪嶼之波》。學員們還參訪了陳嘉庚紀念館和鰲園,學習華僑先賢的愛國精神,並前往參觀世界文化遺產華安大地土樓。恰逢中國首顆人造衛星發射55周年,誠毅科技探索中心的航天展覽讓學員們近距離感受國家科技發展的輝煌成就。
泉州之行同樣精彩紛呈,學員們走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漫步泉州開元寺,還走進泉州南音藝苑和提線木偶傳承保護中心,親身體驗這兩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精髓。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呂秀家還特別授予我「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國際旅遊推薦官稱號,期待以音樂為紐帶,共同推動海絲文化的傳承、傳播與發展。
通過開拓眼界,我從香港孩子們與當地孩子的合奏演出中看到了他們的成長,亞洲青年弦樂團也愈來愈融為一體。7月27日廈門站的「鷺港青少年弦樂音樂會」,亞洲青年弦樂團與來自廈門市音樂學校和愛心藝術培訓學校的青少年弦樂手,在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音樂廳同台演出。我和牛牛再次共同演繹《鼓浪嶼之波》,還與樂團共同演繹了代表香港精神的《獅子山下》和牛牛的原創曲目《親愛的母親》。8月1日在泉州大劇院音樂廳舉行的「樂聚海絲·閩港青少年交流音樂會」更是為此次文化交流活動畫上了圓滿句號。亞洲青年弦樂團、泉州大劇院青少年弦樂團與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交響管樂團聯袂獻藝,在壓軸曲目《燈火裏的中國》中,我帶領全體青少年樂手深情演繹,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已經以弦為媒厚植了家國情懷,由衷地為祖國感到自豪。
「跟着大師看世界音樂文化之旅」之前已經去過了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內蒙古等內地多個城市,以及澳洲。今年我很高興牛牛的加入,他是我上海音樂學院、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弟,也非常認同我的理念——「用音樂點亮孩子們的心靈」。他是更年輕的力量,孩子們和他交流也很開心,他的眼界、演奏和人格魅力給了孩子們很大的鼓舞和啟發。薪火相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想這也是「跟着大師看世界」的意義,每一個大師都是從平凡的孩子通過行走學習,刻苦磨煉成長而來。當大師帶領孩子看世界時,也是一種囑託,而孩子不負囑託完成淬煉也正是未來大師誕生的關鍵。希望每年我們跟着大師看世界,可以有更多的藝術家能夠與我們同行,為我們的下一代,為我們音樂的傳承共同努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