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8月6日至10日,備受全球觀眾矚目的俄羅斯經典劇作《斯拉法的下雪秀》(SLAVA'S SNOW SHOW)將正式開啟深圳站,於深圳濱海藝術中心連演七場。作為自1993年首演以來全球巡演超30年的藝術瑰寶,已經遊走了全球40多個國家,200多個城市,演出超過12000場次,觀看人次超過1000 萬。這部融合默劇、形體表演、舞台視效與經典音樂的無台詞巨作,將以「暴風雪」席捲深圳濱海藝術中心,成為深圳暑期檔最值得期待的藝術文化生活的選項之一。

《斯拉法的下雪秀》表演現場。受訪者供圖

劇場化身成人的巨型遊樂場

《斯拉法的下雪秀》以「雪」為媒介,構建出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奇幻世界。劇目中6000萬片遠道而來的定製雪花片、1800平方米的巨型蜘蛛網、直徑2米的彩色大氣球,舞美裝置最遠吹雪距離長達25米,所有的演出道具都必須要從8022公里外的法國空運而來,重量加起來可達500斤。共同編織出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覺奇觀。觀眾不僅能在劇場內親身感受「暴風雪」撲面而來的刺激,還能通過與小丑的互動遊戲,如傳遞綵球、觸摸雪花,瞬間回歸童年純粹的快樂。

值得注意的是,劇目全程無台詞,卻通過誇張的肢體語言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傳遞出對命運的抗爭與對童真的懷念。當主角在漫天風雪中逆風前行,被吹倒又重新站起的瞬間,許多觀眾不禁淚目——這不僅是對小丑角色的深刻刻畫,更是對人類共同情感的共鳴。

《斯拉法的下雪秀》表演現場。受訪者供圖

俄羅斯小丑大師的悲喜劇哲學

《斯拉法的下雪秀》由俄羅斯傳奇醜角大師斯拉法·波魯林(Slava Polunin)創作並主演。他被譽為「當代卓別林」,斯拉法的悲喜劇哲學,治癒每一個被生活困住的靈魂。斯拉法表示:「只要有一個觀眾還在現場,演出就不算結束。於是在互動體驗方面,這場演出也做到了極致」。他還曾說:「我希望創造一個能帶我們回到童年的秀,讓人們擺脫成人世界的束縛,重新做回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孩。」這種對純真與自由的追求,使《斯拉法的下雪秀》成為跨越年齡、文化與語言的藝術經典。自1993年問世以來,該劇已斬獲全球100餘項戲劇類獎項,包括2009年托尼獎(最佳特別戲劇獎),並在紐約外百老匯創下1000場演出的紀錄。

《斯拉法的下雪秀》表演現場。受訪者供圖

《斯拉法的下雪秀》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療愈。正如《獨立報》評價:「它使觀眾充滿單純的震撼,在成人心中激起孩童般的好奇。」無論是被暴風雪覆蓋的劇院地面,還是彩色氣球在頭頂滾動的瞬間,觀眾都能在笑聲與淚水中找回內心的純真。

《斯拉法的下雪秀》表演現場。受訪者供圖
《斯拉法的下雪秀》表演現場。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