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展會購物節昨日煞科。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不少市民拖着行李箱掃貨。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一連四天的工展會購物節昨日落幕,今屆首設家鄉風味區,售賣內地特色美食。主辦方中華廠商會表示,展會期間雖遇上連日暴雨,但仍無阻市民及旅客的熱情,吸引約5.4萬人次到場。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所見,不少市民拖着行李箱掃貨尾搶優惠,有人豪花逾千元購入正宗山西醋;亦有商戶推出100元五包湯包,部分商品低至一折甚至1元。惟大部分商戶表示,今年銷情受天氣影響未如理想,盼望經濟環境早日回暖。 

今屆工展會購物節分八大主題區、合共300個攤位,其中「Chill飲Chill食區」和「為食Guide」主題區會在每天下午「為食Happy Hour」時段,推出半價或更大優惠的限定美食,並供市民現場試食。購物節亦首設家鄉風味區,市民無須北上即可購買內地特色美食。

夫婦再入場花1200元買醋

天文台於昨日中午一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香港文匯報記者下午到場直擊,人流確較往年遜色,不過仍有不少人拖篋入場購買心頭好。鄧氏夫婦已是四天會期內第二次到場,昨日花費約1,200元購買食醋和醋飲料等,「我們是專門來買山西醋,老年人喝這個軟化血管,對身體好。前兩天來買過一次,感覺很正宗,市面上不容易買到,今(昨)天再來入貨。」 

朱小姐昨日花費數千元購買食物及飾品,「每年都會來逛,喜歡這種集中的賣場,我喜歡比較小眾的串珠項鏈,手鏈也有得買,今(昨)天買了好幾條。」

大部分展商認為今年購物節銷情一般,部分商戶僅錄得以往70%銷售額。陳皮攤位負責人李先生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已連續參展5年,今年銷情最差,「主辦方宣傳已經很盡力,只是現時經濟環境疲弱,市民消費比較謹慎,加上連續幾天下大雨。」他指明年會繼續參展,「作為小商戶只能保持希望,自己繼續努力,等情況好轉。」 

內蒙古食品攤位職員張小姐表示,已將100元3包的湯包減價至100元5包,但銷售情況仍不及預期,「去年參展成績還不錯,今年較差,我們的產品沒有網店有賣,應該不是網購衝擊銷情。」

展商建議下次派購物券

保健品攤位負責人李女士表示,香港一年舉辦數次展銷活動,她今年4月曾參加在會展中心舉行的優質食品博覽,銷情不俗,但短短數月後情況卻大不同。

她分析,亞博館場館位置較遠,且遇上天氣欠佳,市民周末又偏好北上消費,再加上暑期學生外遊,多個因素疊加令不少展商鎩羽而歸,建議主辦方下次舉辦購物節時可派發購物券,並增加接駁車上落點,吸引消費者。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表示,儘管天氣不似預期,但由於展會設於室內,加上展會各項創新元素、震撼優惠,故仍吸引不少市民及旅客入場支持,「今屆展會首日雖然是工作天,但場內仍人頭湧湧,入場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