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倬雲在其實名微博「@許倬雲說歷史」裏多次回憶過抗戰。他於7月24日發了最後一條微博,內容便與抗戰有關。在這條微博中,他憶起川軍開拔前往台兒莊的幾個片段,寫道:「長大後我才曉得,當年川軍派出一個師直奔前線,在台兒莊全陣亡,從士兵到師長,一個不留。這是我最難過的事情,當時我不過才8、9歲,知道他們要去打『國仗』,所以小孩變大人不是年紀,而是心境。」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許倬雲全家住在相當靠近前線的湖北,不斷避難。行動不便的許倬雲隨父母搬來搬去。父親許鳳藻每天讀報以後,會在地圖上插上大頭釘,思考戰局的情況會如何, 他不僅關心中國戰場的戰況,也注意歐洲戰場的情況。
年幼的許倬雲經常待在父親許鳳藻身邊,父親會不時將他的意見簡要地告訴兒子;這一每天發生的父子談話,對許倬雲一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總結言之,我雖然在抗戰期間失學甚久,其實因禍得福,獲得一些一般少年無法得到的機會」 。
許倬雲在《許倬雲八十回顧》裏寫道,「抗戰是我非常重要的記憶,看見人家流離失所,看見死亡,看見戰火,知道什麼叫飢餓,什麼叫恐懼,這是無法代替的經驗。」他還曾在接受採訪時,提及抗戰中犧牲的軍民,稱「不能忘,忘不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