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露港公路近梅樹坑昨日早上水浸,渠務署工人冒雨疏通渠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鍇華、蕭景源)在2025年施政報告第二場地區諮詢會上,不少市民關注地區治理問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相當重視地區意見,特區政府致力強化地區治理,重要是令政策落地,與市民對接。他指出,近日在極端天氣下,或大廈出現停電停水事故時,部門的反應快了,再凝聚地區人士的力量,由以前可能需時兩星期才恢復,現在已縮短至兩三天,雖然未達到他的最終目標,但整體已有進步,惟現時有部分體制仍然未能配合,例如物業管理有否將應急方案落實好。

盼官民齊心合力改善社區

西貢區居民陳先生建議政府於施政報告中加大對各區民政處人力與資源的投放,提升工作效率。市民梁先生則表示,做事不應「work in order」,而是民間應「work together」,認為不應將所有責任推給政府。

李家超形容大政策是「大動脈」,地區層面則是「微絲血管」,後者有助政府政策打通「任督二脈」,強調市民提出的「work together」概念和他的施政理念完全一致,官民必須齊心合作,才能有效推動社區改善。

他表示,近日接連的暴雨體現到「work together」,由地區人士反映問題,與政府共同努力解決。

以黃雨為例,天文台前日晚上10時35分至昨日上午11時20分,13小時內先後三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其間在大埔錄得每小時逾100毫米雨量成為水浸重災區,有村民報稱被洪水圍困屋內,林錦公路水深近1米及吐露港公路一度要封閉。

渠務署派遣超過50隊緊急應變隊伍四處疏通渠道,令積水迅速消退,無人受傷及未造成嚴重影響。渠務署、天文台和路政署保持聯繫,隨時快速派遣緊急應變隊伍處理水浸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