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紙張,不僅是書寫的工具,更是中國文化與藝術的精神載體。作為2025年法國五月藝術節的重要活動,藝倡沙龍正呈現內地當代藝術家林延在香港的首場個展——「林延:紙韻延綿」。展覽系統梳理了林延二十載的創作歷程,追溯她從二十一世紀初的實驗性創作至今年的場域特定裝置藝術的演變。透過融合東方哲思與全球當代藝術實踐,林延正不斷拓展紙張的詩意潛能,賦予中華傳統文化以嶄新的當代詮釋。●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展覽「紙韻延綿」着重呈現了林延於不同時期與紙張展開的開拓性對話。創作於2004年的《伴侶 #1》以粉彩和鉛筆在黑紙上繪製,體現了她當時對黑色層次變化的探索。「我其實是在思考中國水墨的概念,黑色同樣可以呈現豐富的層次。這樣的創作持續了約十年,後來白色元素逐漸出現在作品中。」2005年是林延創作的重要轉折,她開始以白色宣紙作為主要創作媒介。通過皺、破、撕、貼等手法,她將柔軟的宣紙轉化為富有冥想氣質與寧靜美感的立體作品。「紙張既可以是平面的載體,也能成為立體的表達。在我的創作中,紙始終是主角。」這種對傳統材料的創新運用,展現了她獨特的創作語彙和深厚的文化思考。
創作回應環境變化
林延出生於北京的藝術世家,外祖父是中國現代主義油畫先驅龐薰琴(1906-1985),父親是油畫家林崗,母親是抽象派畫家龐壔(1934-2025)。「這次有幾幅作品其實是用父母留下的舊畫布創作的,我想藉這些作品找到與父母在一起時的狀態。」她的藝術實踐植根於中國宣紙和水墨的深厚傳統,並因留學法國和美國而變得更加豐富。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完成早期學習後,她在紐約度過了20多年,廣泛展示作品並完善了自己的跨文化視野。
1994年,林延回到北京,驟然驚覺熟悉的城市已在現代化浪潮中悄然蛻變,她由此產生回應環境變化的強烈慾望,開始以紙翻製北京古建築的屋瓦、鉚釘等局部結構,將對傳統文化的情感凝結在作品當中,《致北京》系列即為此時的代表作,而此次展出的《時間譜》系列亦是這一理念的延伸。她介紹道:「有時我會直接用紙在北京老建築的牆上拓印,有時會仿照牆上的紋路做個模子。」在北京的傳統、巴黎的嚴謹訓練以及紐約的前衛能量這三方的影響下,她終在包羅萬象的當代藝術中選擇以最古老簡樸的材料,訴說對環境、文化、歷史綿延不盡的情思。
疫情期間,林延以紙為筆,創作了《體質》《上天》等一系列充滿私密感的小型作品。這些作品如同視覺日記,忠實地記錄着她每日的靈感與沉思。「那段時期我保持着持續的創作狀態,幾乎每天都在做,一個月能完成數十件作品,就這樣持續了兩三個月。」她回憶道,雖然都選用白紙為材,但每種紙張獨特的肌理與紋路,都會呈現出微妙而豐富的色彩層次變化。這種日復一日的創作實踐,不僅成為她在特殊時期的自我對話方式,更展現了她對材料特性的極致探索。
與特定場域對話
自2017年起,林延啟動了名為「希望重生」的大型藝術項目,這是一個由多個特定場域裝置構成的系列作品,分布於不同城市的美術館及藝術機構。該系列的每一個裝置均以北斗七星的七顆亮星命名——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北斗指引方向,她望藉此引發人們對自然、宇宙與人類之間關係的思考。「藝倡沙龍的環境很特別,窗戶所佔的空間比例很大,我很喜歡窗外的景色。」由此,她選擇在窗前呈現該系列的第六顆星——《開陽》(Mizar)——這是一件以手工紙創作的裝置藝術作品,以細金屬線與白牆連結,固定的點共同構成北斗七星的形狀,也正指向北方。
《開陽》其實凝聚了多重美學辯證——墨色與素紙對話、剛勁與柔韌交織、輕盈與厚重並存、黑暗與光明共生……林延坦言,這件作品恰似人生的隱喻:「整個系列都是在展覽現場創作的,我每次創作時的狀態都截然不同。創作《開陽》時正值母親病重,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但同時也在鼓勵自己往好的方面去想。作品最終呈現的既是兩種對立情緒的碰撞,更是在衝突中達成的和諧狀態。」這或許就是生命最本真的狀態。
林延夫婦的藝術邂逅與城市對話
首次在香港舉辦個展的經歷,讓林延得以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味。她與丈夫韋佳穿梭於香港各具特色的藝術場館之間,在茶餐廳品嘗地道港式風味,也與的士司機暢聊市井生活。「香港給我的感覺很溫暖,」林延眼中閃爍着光芒,「這裏的人們既熱情又專業。短短數日,我已喜歡上這座城市,希望有更多時間探索她的魅力。」韋佳補充道:「在如此高密度的都市空間裏,香港人卻能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感——既彼此尊重私人空間,又默契遵守公共秩序。這種在擁擠中維繫從容的生活智慧,令人嘆服。」
藝術伉儷亦對香港的文化場館和展覽讚譽有加。在香港藝術館「香江藏珍」特展中,他們深受觸動,韋佳感慨道:「虛白齋、至樂樓和北山堂的收藏家們將畢生珍藏捐贈給香港的藝術機構,這份信任與胸襟,令人肅然起敬。我們不僅在這裏看到了藝術珍品,更經歷了一次文化震撼。」而在M+視覺文化博物館的「廣東摩登」展館內,兩人駐足良久,認為此展突破了傳統美術史的敘事框架,通過嚴謹的策展架構,將1900至1970年代廣東地區的歷史脈絡、人文精神與藝術家個性完美融合,呈現出超越一般展覽的思想深度。
「林延:紙韻延綿」
時間:即日起至8月16日
地點:藝倡沙龍(香港香港仔田灣海旁道7號興偉中心190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