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小說家、戲劇家將真正的歷史人物納入其創作故事之中,可以增添觀眾讀者的興味。但是「適當」的藝術加工無可避免,否則作者拿着歷史大事年表來寫作,掣肘就太多了。如果藝評人過於較真故事人物情節與史實要對應,定必大煞風景,文藝創作就給「管得太死」。
還珠樓主(本名李善基,又名李壽民,1902年-1961年)名著《蜀山劍俠傳》時代背景是何朝代?只看過改編電影或電視劇的觀眾,大概會脫口而出說「必是明代以前」,畢竟按電影電視的畫面,一眾峨眉劍仙都穿漢服。其實原著第一回寫明故事之始在「康熙即位的第二年」!不過這個時代背景對於小說全無影響,清康熙朝中國早已進入熱兵器時代,火槍大炮都沒有任何戲份,峨眉三英中李英瓊的武功仙術能否對付火器,倒不是任何真正「蜀山迷」關心的事。
因話提話,「康熙即位的第二年」又該是哪一年呢?讀者也可能脫口而出當然是康熙2年(1663年)了。原來這也不對!前皇駕崩,國不可一日無君,嗣皇要立刻繼位,然後下一年才改元。康熙的老爸順治崩於順治18年(1661年)正月,翌年(1662年)改元康熙,此所以《蜀山劍俠傳》開場應在康熙元年!當然,這樣高階的學識探討對一般讀者來說無大意義,當代學習中國歷史的讀書人未必全部都明白當中的細微差異。實情是皇帝都不會等到大除夕才駕崩,前皇在年中死後新皇繼位,不立刻改元就仍要沿用前皇年號到年底。
上回談到和珅與金庸的《書劍恩仇錄》。此書開場在乾隆18年,李沅芷隨陸菲青學武數年後,師徒於乾隆23年隨李父升官調任到杭州。和珅是乾隆15年(1750年)出生,此時還是個未滿10歲的小孩。和珅在書中沒有什麼重要的戲份,不符史實亦不影響故事發展。
康熙乾隆祖孫倆都長期在位,60年約等於三代人的時間,故此以這兩位皇帝在任時為時代背景的小說戲劇就有較大不依史實的空間了。如果遇上連續幾任短命皇帝,可真是十年人事幾番新,十年內有三四任皇帝也是常態。
梁羽生小說的年代錯誤就大得驚人。《七劍下天山》前部分康熙才是個二十出頭的少年人,梁羽生還讓他弒殺了假死避位到五台山出家為僧的老爸順治。幾年之後,康熙的皇十四子允禵都能帶兵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