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數活動現場設運動嘉年華,包括鐵人三項、籃球、高爾夫球等,並提供環保袋、水瓶以及便攜風扇等予獲獎的入場人士。不少熱門項目排起長龍,有家長特意帶同小朋友領略劍擊運動的魅力,參與者可戴上專業頭盔和防護衣,有市民期望香港運動員在百日後的賽事中大放異彩,祝願全運會圓滿成功。
熱衷觀賞單車賽事的李先生指出,最期待今屆全運會橫跨粵港澳三地的公路自行車賽,希望賽事能促進內地與香港體育交流,讓兩地單車隊伍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中國香港門球總會主席李春華將帶領港隊到深圳參加全運會大眾項目的門球比賽,「內地門球隊擁有更完善的訓練設施和更高競技水平,港隊通過全運會與內地隊伍切磋,不僅促進兩地交流,還能推廣門球運動,吸引更多香港市民參與。」他期待港隊在比賽中取得佳績,同時享受與各地選手競技的樂趣。
曾參與百萬公里大挑戰的方先生昨日專程到場兌換獎牌,並參與現場運動小遊戲。他表示最期待全運會的沙灘排球項目,「沙灘排球比賽節奏快、對抗性強,觀賞性極高,尤其是女子項目更具吸引力。」
郭小姐亦為百萬公里大挑戰貢獻不少,「我主要是搭車上班時,提早幾個站下車,多行一些路,累計里程,不知不覺也很多路程。」她表示香港上班族平日忙於工作,參與劇烈運動機會不多,全運會是推廣全民運動文化的好機會,亦能促進大灣區融合,「這活動讓大家更有動力參與運動,也拉近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巿的距離。」
馬會義工隊成員葉誠駿表示,全運會是難得的盛事,他主動報名擔任義工,獲公司支持,「今(昨)早見到黑雨警告,擔心活動會否延期,幸最終順利舉行。踩單車看似輕鬆,但到兩三分鐘其實很累,好在大家一起參與,累了有同伴接力,最終完成100萬公里挑戰。」他對能參與這場盛事感到榮幸,認為活動展現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巿的團結精神。 ●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唐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