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天文台繼上周二(7月29日)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昨日上午再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持續近兩小時,香港多個地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大嶼山、屯門、西貢、荃灣及青衣共錄得5宗水浸報告。特區政府各部門迅速應變,渠務署在紅雨警告發出時已出動逾110隊緊急應變隊伍巡查及清理淤塞渠道,冒着暴雨迅速完成及處理水浸個案,土力工程處亦出動無人機,視察筲箕灣耀興道旁山坡排水系統,證實改善後的排水設施有效減少溢流。
天文台於昨日上午9時10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9時45分改發黑色暴雨警告,渠務署共確認5宗水浸個案,位於北大嶼山公路(往九龍方向近陰澳灣)、屯門公路(近青龍頭) 、西貢大網仔路、青衣西北交匯處,及荃灣沙咀道近荃景圍,局部行車線最高水浸深度約兩三百毫米。
據網民發布的圖片顯示,西貢大網仔路近岸海面出現一片黃泥色,疑雨水夾雜沙泥沖入海面造成,近海邊行車線嚴重水浸,車輛需要沿較少積水處慢線減速駛過。
特區政府保安局「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再次迅速應變,渠務署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早於昨日上午9時10分已啟動,共派遣超過110隊緊急應變隊伍,處理水浸個案及巡查全港約240個容易淤塞地點及清理淤塞的渠道情況。民政事務總署緊急事故協調中心及緊急事故熱線亦一度啟動。
本報記者巡查水浸黑點證無恙
昨日中午12時30分,天文台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經渠務署及路政署緊急應變隊伍迅速到場處理下,5個水浸個案已完成處理及清淤,令交通回復正常。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再次巡查港島東區在上周二黑雨期間的水浸黑點,包括當年發生山泥傾瀉的筲箕灣耀興道,已不見出現巨型「瀑布」,而柴灣道迴旋處及環翠邨停車場也沒有水浸情况。
無人機檢視山坡排水系統
土力工程處表示,鑑於上周二特大暴雨下,筲箕灣耀興道旁山坡下方出現雨水從排水渠溢出情況,處方昨日趁雨勢暫緩期間出動無人機,從高角度檢視耀興道旁山坡的排水系統狀況,可見經改善後的排水設施能更有效地減少溢流,盡量減低對道路使用者的影響。
天文台預測,今日本港大致多雲,間中有驟雨及幾陣狂風雷暴,雨勢有時頗大。展望隨後一兩日天氣持續不穩定,雨勢有時頗大及有狂風雷暴,周中至後期驟雨逐漸減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