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鍇華)香港特區政府在最新發布的《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中,展示了香港在金融、貿易、航空、航運、創科、知識產權貿易、法律服務,以及文化、體育和旅遊等領域的最新發展和潛力。有香港法律界人士表示,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下,香港正通過不斷完善法律體系、創新服務機制,為全球投資者打造更穩固、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香港特區政府和法律界人士也要在國際平台用心講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
立法會議員、執業大律師梁美芬表示,報告為世界各地展現一個真實生動、制度自信、充滿機遇的香港特區,法律制度健全、人才匯聚、簡單稅制等優勢凸顯。報告脈絡清晰、一目了然,相信全球讀者都能通過這份真實可信的報告,再次領略「東方之珠」的新魅力、新前景。
她表示,香港曾面對政治及經濟的挑戰,但現今香港由治及興的發展方向足以證明「一國兩制」的巨大成就。當前,關稅商貿紛爭不斷,衝擊全球經濟前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區在經濟社會建設中取得今日之成就實屬來之不易,需要在國際平台用心講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有力回擊別有用心的無端抹黑,建議定期出版報告,讓世界看到真實生動、制度自信、充滿機遇的香港特區。
盼法規拆牆鬆綁 促進灣區銜接
立法會法律界議員林新強列出多項數據證明香港正穩健步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訂立《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為保障香港繁榮穩定、優化營商環境打好基礎;註冊基金於2024/2025年度錄得440億美元資金淨流入,按年增長285%;落馬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即將落成;初創企業由2014年的1,000間跳升至2024年的4,700間,其間誕生20間獨角獸企業等。他和法律界期待特區政府加快法規拆牆鬆綁,促進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香港經濟注入更多發展動能。
身為律師的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表示,特區政府通過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搶人才等具體舉措,在提升治理效能、擴大投資引進、推動產業升級等領域精準發力,為市場主體營造了更具活力的發展空間。同時,特區政府須繼續深化經濟多元化戰略,積極培育創科、綠色經濟等新增長點,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優化收入分配機制,通過再培訓、稅收調節等政策,確保各行各業的基層市民,都能切實受惠於經濟增長的成果,讓經濟增長的紅利惠及普羅大眾。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法律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李銘銳表示,香港法治的獨特魅力,源於其在「一國兩制」 下形成的法律生態系統,而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為營商環境築牢「防護網」,加上獨立司法權與終審權構成法治公信力的核心支柱,讓香港成為全球資本的安心之選。當全球資本在不確定性中尋找避風港時,香港法治體系提供的可預期性,正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競爭優勢。
他指出,從國際調解院的落戶到「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的擴展,從法治指數的穩步提升到外資流入的持續增長,香港以自身實踐證明,法治既是安全的基石,也是發展的引擎。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下,香港正通過不斷完善法律體系、創新服務機制,為全球投資者打造更穩固、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