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考生陷入理工科的浪潮中,內地高校格局也正悄然發生變化。
據福建福耀科技大學近日公布的招生錄取工作信息,首屆面向福建、河南、江西、湖南、廣西五省(自治區)共招收50名優秀本科生,其中福建省17人,河南省9人,江西省9人,湖南省8人,廣西壯族自治區7人。根據公開信息,該校在五地的投檔分數線均在排名5,500名以內。
寧波東方理工大學也在近日寄出首屆70名本科新生的錄取通知書,校長陳十一親筆為每一位學生題寫姓名,並鄭重簽名,通知書裏還有一份定製禮物——創校學生紀念牌。
高起點小而精 辦學接軌國際
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西湖大學、深圳理工大學、福耀科技大學等新型研究型大學,以「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國際化」為辦學定位,越來越火。分析認為,傳統工科教育存在知識體系和培養模式脫節,而「產業需求驅動科研,科研反哺教學」的模式則在各地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落地,如福建福耀科技大學實行「PI制(課題組長負責制)+項目制」雙軌制,教師可承接企業「揭榜掛帥」項目;南方科技大學薛其坤團隊聯動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超導領域研發一系列創新技術,讓「產業出題、科研答題、產教共榮」的模式開花結果;深圳理工大學則將每個學院與科研平台、產業平台、投資基金等資源緊密連接,推動教學與科研、產業深度融合。學校還與1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合作,讓這些實驗室成為學生實踐基地。
值得關注的是,曾被稱為「大學窪地」的深圳,這些年高歌猛進建大學,迅速躋身「一流」。「港中深物理類錄取分數線666分,哈工大(深圳)660分、南科大、深理工等多所學校分數超過600分,深大雖然錄取分數線在594分,但理工類專業分數幾乎都在610上下。600分的高分都選不到好的理工專業!」學生們紛紛驚呼,深圳的大學已經讓人「高攀不起」。
有專家指出,深圳的高校靠粵港澳世界級產業集群,校企合作更加緊密,在深圳的大學裏,隨處可見深圳企業的身影,它們可能是合作實驗室、共同培養的定向班級、宣講、創業孵化器等各種形式,這種背景下,深圳的大學生有更多直接參與校企合作、開啟職業生涯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