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預錄志願者,來自廣州中醫藥大學的香港學生周淑怡,已經在十五運會U16女足賽中提前開展了服務。賽事期間,檢查場館設備、引導觀眾,即便褲腳被雨水浸透,她也渾然不知。
「我記得,那場比賽大雨突襲,天空又很快放晴。湛藍的天幕下,賽事火熱進行。這一幕讓我想起了在香港舉辦的一場足球賽,當時也是下起了雨,球場廣播起了一句播報詞:沒有關係,明天就是好天氣,因為希望在明天嘛!」周淑怡說,播報詞似乎感應到了廣州賽場,她很享受在粵港之間這種超越時空的文化連結。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東賽區賽會志願者招募工作啟動後,有675名在粵就讀的港澳生報名,擬錄用及補錄候選港澳籍志願者共348名,比例遠高於本次招募活動的平均錄用率。
廣東賽區執委會大型活動和志願服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地共同舉辦十五運會,除了有比往屆更多的港澳運動員、觀眾在廣東參賽、觀賽,還涉及跨境辦賽的諸多環節工作。服務這些群體和環節,港澳籍同學有更大的優勢,比如,除了語言優勢,他們還對港澳證件核驗流程更熟悉。
廣東設「港澳聯絡助理」
另外,廣東賽區設立了「港澳聯絡助理」的志願服務崗位,在口岸通關接待、賽會嘉賓對接等工作中,預計近200名港澳籍志願者參與。志願者表示,未來,他們會把在內地的服務經驗帶回香港,推動三地志願文化融合。
事實上,在賽會籌備工作中,三地志願服務融合還體現在多方面。在課程設計和具體教學中,專家團隊會參考香港在社區志願服務的一些好的做法。在一線培訓過程中,港澳的志願服務團隊不時到廣東觀摩學習,內地的培訓老師也會到港澳授課,教材和授課PPT還會共享給港澳團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