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興領域堅持鼓勵創新、適度競爭,堅決制止盲目跟風、一哄而上。將堅持依法依規,綜合整治低價無序競爭行為。今年上半年,「反內卷」政策不斷升溫,從中央層面到部委層面紛紛出手,對重點產業「內卷式」惡性競爭施以重拳。專家對香港文匯報表示,防止內卷並非否定競爭本身,而是通過規則優化引導良性博弈,最終實現資源高效配置與產業升級的協同共進。國家對整治「內卷式」競爭的手段和舉措在不斷升級和豐富,破局還需市場、企業、政府三方形成治理合力,推動競爭從「量」的消耗轉向「質」的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周陳表示,圍繞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更好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在盤活存量方面,重點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在新興領域堅持鼓勵創新、適度競爭,同時,堅決制止盲目跟風,堅決制止一哄而上、一哄而起,防止一哄而散。傳統領域更加注重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防止低水平、同質化重複建設,加力破除「內卷式」競爭。此外,堅持適度超前、不能過度超前的原則,建好用好基礎設施,充分發揮多重效益。
嚴肅問責性質惡劣案例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研究制定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行動方案,統籌協調各方面,壓茬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任飛強調,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規範招標投標,加強對中標結果的公平性審查,規範地方招商引資行為,加強招商引資信息披露,扎實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我們將建立健全常態化的問題徵集、核查、約談、通報機制,對典型負面案例將進行通報,對性質惡劣的將轉有關方面嚴肅問責。」
依法依規整治低價無序競爭
自去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以來,「內卷式」競爭、競爭失序、無序競爭等詞彙便開始在中央會議中頻頻出現。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內卷式」競爭成為高頻詞,並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此後,中央對整治「內卷式」競爭的要求越來越明確、舉措也越來越嚴格。7月初跟7月末分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都強調突出了「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
7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修正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修正草案中進一步明確了低價傾銷等不正當價格行為的認定標準,將重點治理為排擠競爭對手或獨佔市場,低於成本價傾銷的行為,並將服務納入低價傾銷規制範圍。」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蔣毅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堅持依法依規,綜合整治低價無序競爭行為,明確治理措施,引導企業科學定價,理性定價,有力有效規範市場價格秩序。
市場企業政府需合力破局
「從歷次會議相關表述的變化可以看出,對整治『內卷式』競爭的手段和舉措在不斷升級和豐富,正上升至法治層面。」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表示,「內卷式」競爭的本質是市場機制與制度供給的階段性失衡。從市場端看,部分行業產能擴張速度遠超需求升級節奏,同質化供給導致企業被迫陷入低效價格戰。傳統路徑依賴下企業創新投入不足,難以通過差異化突破存量博弈。而部分領域規則體系不完善,地方保護與行業壁壘仍存,要素流動受阻進一步加劇資源配置扭曲。這種競爭形態雖具短期生存邏輯,卻嚴重透支行業可持續發展潛力。
破局還需市場、企業、政府三方形成治理合力。蘇劍表示,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應聚焦全鏈條技術突破與品牌價值塑造,通過精準市場細分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行業組織需強化自律機制,搭建協同創新平台,遏制盲目重複建設;政府層面則要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破除要素流動障礙。專家同時強調,防止內卷並非否定競爭本身,而是通過規則優化引導良性博弈,最終實現資源高效配置與產業升級的協同共進。
下半年重要部署(消費、人工智能等)
●今年以舊換新已帶動商品銷售額超過1.7萬億元,上半年限額以上家電、通訊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30.7%、24.1%,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0.3%,各項擴內需政策正在落地顯效。
●將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優服務,持續做好擴消費工作。加快落實穩就業穩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促進居民收入穩步提升。
●落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部署,聚焦文化旅遊體育賽事等服務消費,以及養老醫療託育等生活服務業,推動地方有序減少消費限制。
●人工智能已具備解決一些現實場景中複雜問題的能力,對產業降本增效、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等作用越來越凸顯。
●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規模化商業化應用,推動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
●在新興領域堅持鼓勵創新、適度競爭,堅決制止盲目跟風,堅決制止一哄而上、一哄而起,防止一哄而散。傳統領域更加注重以創新驅動轉型升級,防止低水平、同質化重複建設,加力破除「內卷式」競爭。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報批加快設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動民營企業更多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任芳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