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標普全球昨公布,因新訂單增速放緩、新出口訂單收縮加劇及產量下降,7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破榮枯線至49.5,低過6月及市場預期的50.4。標普全球分析指,全球貿易局勢未明,外需仍然疲弱,令製造業整體銷售增速輕微。企業定價能力持續偏弱,雖然投入成本重拾升勢,但製造業銷售價格仍在下行。

惟企業樂觀度較6月增強

分項指標顯示,新訂單增速放緩,外需疲弱令新出口訂單連續4個月收縮,且收縮幅度較6月加劇。廠商因應新訂單增速放緩而減產,企業利用庫存交付訂單,成品庫存連跌2個月。產量下降及積壓業務量平穩,導致減少用工,有企業考慮到成本而裁員。企業樂觀度仍低於長期平均值,但較6月增強,企業預期未來需求上升而增加庫存。

7月原料價格上揚,帶動投入品平均價格5個月來首次上升;但由於新業務競爭加劇,製造商繼續下調售價,不過,隨着海運和物流成本上升,出口價格升幅創1年以來最高。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7月製造業PMI降至49.3,比6月下降0.4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收縮。

中國財新網日前稱,將從7月起終止標普中國PMI冠名合作。據報道,瑞霆狗(RatingDog)獲得「標普全球中國PMI」獨家冠名權,8月起該指數將正式更名為「RatingDog中國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