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次立法會前廳交流會昨日討論了如何更好推動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發展。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會後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近50萬份申請,當中有33萬份已獲批,已有近22萬名人才及其家人已到港,遠超3年共引入10.5萬名人才的目標。對不少議員認同要做好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為創科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會,陳國基強調,特區政府會把握香港園區即將投入營運的契機,積極引入重點創科企業於園區設立或擴展業務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陳國基昨日聯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何啟明等官員出席前廳交流會。會上,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分組討論優化人才計劃和人才服務,吸納重點創科人才,建設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教育事務委員會分組討論建設國際教育樞紐,打造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為「八大中心」和科技創新提供人才支撐。
身兼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主席的陳國基表示,委員會正按三大策略方向推進,包括吸納優秀創科人才、建立國際教育樞紐及優化人才計劃和人才服務。在優化人才計劃和人才服務方面,政府自2022年年底推出多項「搶人才」措施,加上香港的發展機遇,成功吸引不同界別的全球精英來港發展。政府也會主動出擊並積極游說頂尖人才來港發展,暫時未能透露細節。
他表示,議員都十分支持政府的各項招攬人才措施,為香港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長期的人力支撐。不少議員也都認同要用好河套香港園區,為創科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會。「政府會把握河套香港園區即將投入營運的契機,積極引入重點創科企業在園區設立或擴展業務,同時借助各項推動構建完整創科產業生態鏈的措施,形成人才與產業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充分發揮以產聚才的作用。」
議員冀吸納更多金融科技人才
在吸引海外創科人才方面,陳國基說,議員支持用好現有多個不同的人才入境計劃,並就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提出了不少意見。「政府正全面檢討便利海外科技人才來港進行研發工作的計劃,包括研究進一步簡化申請程序、適度優化簽證條件及工作限制等。」
人力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振昇會後表示,有議員希望可以調整人才清單,吸納更多金融科技、體育項目,以及各項綠色行業的人才。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反映,有僱主濫用輸入勞工計劃,期望政府檢視輸入勞工計劃,保障本地基層勞工的權益。立法會議員周浩鼎也表示,特區政府在輸入外勞措施上,既要照顧僱主的勞動力需要,亦需保障本地基層就業。
虛假陳述申來港者料屬極少數
就近日有人在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分享攻略,聲稱以讀碩士為由來港後產子,嬰兒一出生便可獲居留權。陳國基表示,如果有人以來港生活的名義申請,但實際上並非為了工作,而是為了其他目的,這可能構成虛假陳述,屬於違法行為。所有來港的人才,無論來自世界何地,都必須嚴格按照其申請時申報的目的行事,而不能以某種目的申請,實際上卻追求其他目標,否則可能違反法律。
他相信有關情況屬極少數,根據近期收集的大量申請數據,大多數來港人士真誠在港工作並落地生根,鮮有申請人來港後從事與申請目的不符的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