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昨日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展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開放、安全、穩定、高效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尤其是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有助企業和資金分散風險,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加。面對複雜多變的外圍環境,香港面對的機遇大於挑戰,關鍵在於積極推動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推動多個重點創新領域持續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報告指出,「一國兩制」為香港提供了「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讓香港能夠充分利用祖國內地的市場和資源,同時保持與國際社會的緊密聯繫。近年來,香港國安法的實施進一步鞏固了這一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穩定性、確定性和可預期性,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安全可靠的環境。數據顯示,自香港國安法生效以來,香港吸引了大量海外企業來港開設或擴展業務。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去年經濟增長2.5%,今年首季增長3.1%,預計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預估數字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下半年經濟將維持增長,這將是連續第十個季度增長。
在安全穩定的基礎上,香港的法治保障、資金自由流動、人才匯聚等優勢更加凸顯。香港美國商會《2025年香港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75%的企業認為香港是亞洲的國際商業中心,83%受訪者對香港法治有信心,九成企業認為香港歡迎外資的態度沒有改變,另有79%受訪者在未來三年內無意將其地區總部遷出香港,這些數據充分說明,香港的制度根基穩固,國際社會對香港的營商環境高度認可。金融市場方面,恒生指數繼去年上升18%後,今年以來再升27%;上半年日均成交額增加120億元至2,400多億元;今年首7個月在港上市的港股IPO共52宗,集資額近1,300億元,按年上升約6倍。資產管理業務也進一步增長,截至去年底,資產管理總值超過35萬億元,按年增加13%。這一系列數據,是香港的安全穩定環境所促成的經濟成果,也是國際投資者對香港信心提升的有力證明。
面對複雜多變的外圍環境,特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在推動經濟發展中扮演着積極有為的角色,這些舉措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如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將香港的世界競爭力排名提升至第三位,惠譽、標普及穆迪均給予香港「穩定」的信用評級展望。政府發言人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創造更好的投資和營商環境,適時採取不同政策措施,支援企業應對挑戰。
香港經濟結構正在經歷升級轉型。報告提出多項重點發展領域,包括金融科技、綠色金融、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及新型工業化。這些新興產業不僅為工商界開拓全新藍海,更有助於重塑產業結構、提升價值鏈水平,為香港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成長動能。展望未來,香港有國家作為強大後盾,正站在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上,特區政府、社會各界和全港市民,應該用好「一國兩制」獨特優勢,通過持續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大力發展創新科技和培育新質生產力,以期在全球供應鏈重構、服務內地企業品牌出海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