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產機器人Walker S2有了新本領,在工廠實訓時實力演繹「自己給自己換電」,省去充電時間。(深圳傳真)

(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在不久前公布全球首個「學會」自主換電人形機器人後,總部位於深圳的「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科技近日再放「大招」。視頻顯示,該司研發的身高1.76米的自主換電機器人Walker S2,不僅能3分鐘自主換電池、2米/秒高速擬人行走,且腰部±162°靈活轉動,還能在1.8米全空間範圍內完成15公斤負載搬運。優必選科技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焦繼超受訪表示,人工智能正處於快速發展的早期階段,相信未來兩年,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會有一個大規模的應用;同時,非常看好人形機器人這個行業的發展,隨着一些關鍵技術逐漸突破,人形機器人進入千家萬戶、拓展實際應用已到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間節點。

Walker S2不僅身體靈活、待機時間長,「腦子」也相當「聰明」。記者從優必選獲悉,Walker S2通過迭代的群腦網絡2.0(BrainNet 2.0),搭載自研的全球首個專用於工業人形機器人本體的智能體技術Co-Agent,既能獨立執行任務,又能群體協同,在工業場景的「打工」技能不斷提升。

在商業化方面,優必選Walker S系列作為進入全球最多車廠實訓的工業人形機器人,已在質檢、搬運、分揀等生產環節取得了一定的實訓成果。不過,在工業場景中,人形機器人的應用潛力一直被「續航焦慮」所制約。

「續航這個痛點是去年我們調研國內20多家車廠,還有十幾家其它的工業客戶比如3C製造和物流等客戶得出的結論。針對第一代工業人形機器人Walekr S1可持續工作接近四個小時但也需要大約40分鐘到一個小時充電時間的現狀,我們重點攻克了續航問題;此外,全球人形機器人的工作效率跟人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的,客戶會算投資回報比,如果同樣的工作時間,人形機器人只有50%的人的效率,那相當於機器人的成本比人的成本還要高。因此,我們推出自主換電的技術,不需要機器人停止工作並花大量時間專門充電,這就大大提高了機器人的工作效率。」焦繼超透露。

全年預計交付500台工業人形機器人

焦繼超介紹,基於優必選構建的強大供應鏈體系,以及和更多頭部合作夥伴協力配合的默契度,有信心進一步降低工業人形機器人Walekr S2的成本,進而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

隨着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落地全面加速,優必選正全力建設產線和擴充產能,以滿足國內外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大量需求。「我們認為,自主換電機器人最早應用場景是工業製造領域,如汽車製造工廠。未來,隨着規模化應用,自主換電或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的標準配置。」焦繼超稱。

據悉,優必選已投入多台Walker S系列工業機器人進場實訓,並在邊實訓邊迭代中優化該款機器人的性能,全年擬交付至少500台工業人形機器人,以驗證這些機器人在算法、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的能力。

焦繼超透露,不同的工廠,不同的行業,部署人形機器人的數量是不太一樣的。以某一家新能源車廠為例,其總裝線的一個廠區,總共有300多個工位,其中能夠使用人形機器人工作的工位在70%左右。明年隨着實際落地的應用,可能會有更多客戶採購,前提是出貨的這些產品能夠應用起來、而且能夠達到客戶的使用預期。

據廣東省統計,2025-2030年全省勞動力缺口將達3000萬左右。放眼全國,這個用工缺口更大。「如果工業人形機器人具備足夠性價比,未來這個市場是非常可觀的,我們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其中存在的挑戰。相信隨着我們的產品在實際場景中落地應用,這些挑戰會逐步得到解決。我們會在工業製造這個方向上堅持不懈地走下去,這個市場潛力是非常大的。此外,我們還看到了教育,商業場景也存在很多需求,能夠支撐優必選不斷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焦繼超表示。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