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受廣闊低壓槽帶來不穩定天氣,香港天文台昨晨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近兩小時。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蔡振榮表示,這次暴雨有兩個特點,一是發展很迅速,上午8時至9時,雨勢突然在香港南部迅速發展,二是雨勢集中在香港的東南部,新界西北部雨量比較少。由早上7時至8時半及8時半至9時半的一小時雨量分布看,可見後段的一小時雨勢比較大。由於大雨有一定隨機性,並且發展迅速,在現今科技下,要提前很多去預測哪一時段及哪一地區受暴雨影響,仍然有一定限制。

香港天文台昨日上午8時0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8時40分改發紅色,9時10分再改發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多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其中港島及西貢區更超過150毫米。至11時05分,天文台改發紅雨警告,40分鐘後改回黃色。

昨日下午,本港仍有驟雨,為多處地區帶來約20毫米雨量,而大埔區及北區的雨量更超過70毫米。到下午2時15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特別提示,港島東區及南區的雨量特別高,有機會引發山泥傾瀉。市民應留意山泥傾瀉風險,遠離斜坡。

下午4時,熱帶風暴「竹節草」集結在溫州以東約340公里,預料向西北移動,時速約15公里,橫過東海,大致移向華東沿岸一帶。天文台預測今日(30日)早上本港部分地區雨勢較大,氣溫介乎27度至31度,吹和緩西至西南風,明日離岸風勢間中清勁。隨後兩三日天氣仍然不穩定,間中有驟雨及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