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處早前參與啟德體育園演練,模擬主場館看台發生火警,有觀眾燒傷,救護人員為傷者治理。 消防處供圖
●消防處高級消防區長郭威信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消防處於全運會跨境公路單車測試賽中,派出多輛消防及救護車輛緊隨賽事車隊,以便即時提供應急及醫療支援。 消防處供圖
製圖:胡恬恬、張景光

人手部署按項目規模調整 跨境賽循救援優先原則就近送院

全國人民期待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即將迎來開幕式倒數100天,香港特區將承辦8個競賽項目,以及一個群眾賽事活動,特區政府各相關部門正密鑼緊鼓籌備賽事並制定預案。消防處早在去年4月成立「全國運動會支援課」,將承擔全運會期間的應急救援和醫療服務,並進行風險評估及制定應急預案,以保障所有比賽場地和運動員酒店的安全。消防處高級消防區長郭威信昨日(29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透露,將透過整合人手與資源,靈活調派安排約2,000名消防員及救護員參與全運會工作,同時確保日常服務不會受影響。人手部署會根據賽事規模調整,例如參與人數較多的劍擊賽事、預計受傷風險較高的場地單車賽,以及於面積較大的體育園主場館舉行的賽事,均會安排較多人手。而為保障公路單車賽及馬拉松等跨境賽事安全進行,會建立「屬地原則、救援優先」應急機制,開展三地救援力量聯合演練與考察交流。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芷珊、胡恬恬

郭威信在專訪中詳細披露了消防處於全運會的救援部署細節及特別安排。賽事開始前,消防處將主動進行涵蓋消防裝置設備、危險品倉庫及食肆等消防安全排查,確保所有比賽場館和運動員酒店符合消防安全規格。針對圍板隔間辦公室等臨時搭建的場地則會提供防火措施建議,並運用無人機高空巡查結合機械狗偵測可疑物品,確保賽事安全進行。

在賽事舉行期間,消防快速應變隊將進行巡邏與風險監察,確保迅速應對突發事故。消防處救護員亦與醫管局、醫療輔助隊及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制定醫療保障方案,例如部署「救護競賽應變隊」,由救護員與醫管局醫療隊在場設置醫療點,為運動員提供即時醫療服務;另一隊「救護快速應變隊」會在場內巡邏,必要時支援醫療輔助隊和聖約翰救傷隊,為現場觀眾提供醫療服務。消防處亦會在比賽及訓練場地安排救護車隨時待命,以便將運動員或傷病者送院。

已完成多輪跨部門重大事故演習

郭威信表示,消防處亦根據不同場館特性制定具體應急預案,並就各項賽事進行演練,讓人員熟悉場館運作和賽事規則。消防處並聯同其他政府部門、賽事主辦單位及相關機構完成多輪跨部門重大事故及反恐演習,「例如模擬啟德體育園賽事期間發生突發事故,導致多人受傷,以測試各單位協調和應變能力,強化跨部門指揮鏈協作效率。」

為比賽場地及酒店特設應急預案

消防處亦為每個比賽場地與酒店制定專屬應急預案,在場地進行全面風險評估時會綜合考慮人流密度、疏散路線、場地設計、賽事性質、醫療風險,以及對殘疾運動員的特別需求等因素。

全運會作為粵港澳三地首次舉辦的全國性體育賽事,公路單車及跨境馬拉松兩個項目均首次以跨境形式進行。郭威信表示,公路單車賽路線經港珠澳大橋到香港,之後折返珠海衝線;馬拉松則經過深圳灣口岸,在深圳灣大橋折返深圳衝線。為此,「全國運動會支援課」代表先後到訪廣東省和澳門,考察不同的測試賽和應急救援醫療部署,同時亦邀請內地與澳門的應急救援單位到港交流及商討準備工作。

消防處亦與內地及澳門建立了完善的合作機制,倘有賽事、特別是跨境項目進行間發生事故,粵港澳三地會根據「屬地原則、救援優先」啟動應急預案,盡快為傷者施以救援和治療。郭威信說:「例如運動員於香港特區境內發生事故,會送到香港的定點醫院;如在內地發生事故,則會送往內地的定點醫院。」

郭威信直言,對能夠參與全運會工作感到非常榮幸,「這是一項非常難得的工作,甚至是國家任務,希望能夠順利完成。」

「全國運動會支援課」成員之一、香港消防處救護主任協會主席王俊文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亦指,在公路單車賽中,三地人員會坐在同一輛醫療指揮車上緊密交流,「這輛指揮車具三地車牌,清關手續預先在珠海辦理,人員佩戴RFID手帶記錄出入境時間,無需再次進行過關手續。」

公路單車賽香港段 港警車全程引導

賽事還會實施嚴密的「動態閉環管理」,當車隊進入香港時由香港警車全程引導,確保車隊在指定範圍活動,不會有人擅自離開;救援同樣遵循屬地接力原則,全程無需救護車跨境。屆時香港段將有4輛救護車及兩輛急救醫療電單車全程隨隊護航,每輛救護車均配置醫生及護士,遠超常規救護車僅有救護員配置。

跨境馬拉松賽事中,香港段23.8公里路程將設8個醫療站,每站配置一輛救護車,有醫生、護士及救護員待命。除醫療站位置外,每500米還部署一名救護員配備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同時,有一輛感染控制及危重病症運送救護車在天水圍待命,專門處理需轉送屯門醫院的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