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在過去的周日,行政長官李家超與一眾問責官員出席了今年首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超過110名市民出席並建言,主題涵蓋社福、房屋、交通、青年等方方面面。多位市民的發言都從自身的觀察出發,為特區政府制定政策建言獻策,也為特區政府審視現行政策措施提供了直接的前線反饋。正如李家超強調,特區政府作為政策的「供應方」,一定要接地氣。各部門在制定政策時,更須虛心聆聽、廣泛考量各方持份者的建議,才能讓政策更好落地。特區政府作為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應當充分利用各種渠道,積極主動了解社會各方持份者的意見和需求,使政策更符合社會實際需要,更順應民意,從而提高政策的執行力和效果,為改革工作凝聚更大共識。

在本屆特區政府「以結果為目標」的銳意改革理念下,許多經濟發展、民生所需的政策措施都在向前推進,亦在諸多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但這些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難免與社會實際見到的成效及需求存在一定落差。要實現良好治理,必然凝聚共識。因此,廣泛聽取持份者的一手建議,是特區政府更好地將相關政策措施與社會所需對齊的重要一步。

政策要與社會所需同步

以安老議題為例,諮詢會上有社工指出,日常工作中需花費大量時間查找獨居長者住址等信息,相信特區政府掌握大量準確數據,希望能在私隱方面適當拆牆鬆綁,與社福機構共享獨居、雙老長者的資料。也有人建議特區政府開放物聯網資源,充分發揮各類樂齡監測設備的作用,以盡量減少獨居長者發生意外的風險。

關於這一議題,李家超已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宣布,特區政府會研究建立跨專業、跨機構的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資料庫。特區政府亦正與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商討如何設計數據分享方案,以符合《私隱條例》要求。雖然特區政府已在落實推行相關工作,但從一線反饋來看,諮詢會與會者提出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緊迫性。因此,特區政府可通過考量上述意見,對政策的推行力度和實施時間進行優化,使其與社會所需相匹配。

在青年發展方面,有測量界學生在諮詢會上指出,期望特區政府能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實際時間表,讓學生了解畢業後北都區工程的發展進度。北部都會區作為新的大型都會發展計劃,必然為香港的轉型升級發展提供龐大且嶄新的可能性,也讓青年在新發展中看到了更加多元的就業新機遇,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希望特區政府能夠通過政策制定,為發展計劃提供更強的確定性,為其職業規劃增添信心。這也提醒特區政府需要通過重點片區、工程項目的發展成效,盡早讓社會看到新發展區的潛力,從而為發展計劃贏得更多認可和共識,使後續計劃得以更加順利推行。

經濟升級亦須顧及各方所需

諮詢會也引申出香港轉型升級發展的另一大議題:特區政府如何在推進香港改革、邁向多元化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盡可能讓全體社會持份者都受益。例如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港經濟今年首季增長3.1%,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增長數字受出口活動、整體投資和私人消費帶動,上升勢頭可望持續;但與此同時,零售、餐飲業、建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壓力較大。這些都是特區政府需要通過不同渠道及時了解並解決的重點問題。

歷史上,每次技術變革帶來的經濟升級轉型,都會催生新興產業加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亦會衝擊傳統產業的運作。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亦須帶領傳統行業積極應對。本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在「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引領下,香港在國際金融、航運、貿易等傳統領域地位更加鞏固,在創新科技、綠色金融等新興領域也取得突破。然而,正如上文所述,政策的推行和實施需要不斷根據社會反饋進行調整和優化。特區政府作為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應當充分利用各種渠道,積極主動地了解社會各方持份者的意見和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使政策更符合社會實際需要,更順應民意,從而提高政策的執行力和效果,也能為特區政府的改革工作凝聚更大的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