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今年11月舉行,為方便內地旅客來港觀賽,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日前表示,正積極爭取內地居民赴港簽註便利措施,讓旅客可跟着賽事去旅遊;本港旅遊業界希望,屆時簽註可容許多次往返三地,並延長逗留期限。特區政府應該以此為契機,全力確保簽註便利措施在全運會舉辦期間運作暢順,並致力探索將其常態化,長遠亦應努力爭取將「一簽多行」及個人遊擴展至更多內地城市,為持續促進兩地人民深化交往及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創造新機遇,讓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現時內地旅客赴港旅遊簽註政策僅允許最多逗留7天,而且無法在同一簽註下多次往返粵港澳三地,限制了旅客在粵港澳大灣區走動的靈活性,這對計劃於全運會期間在三地觀看多場賽事的旅客構成不便。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昨日建議,在全運會期間,可向持票觀眾及賽事工作人員,推出延長逗留期限及多次往返粵港澳的簽註,配合無感通關,以讓旅客更便捷地穿梭三地觀賽及旅遊。
這一舉措可以有效突破現行簽註政策的限制,大幅提升旅客的便捷度和出行體驗,除了能夠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來港觀賽,更能藉着延長他們的留港時間,推動旅遊觀光,從而帶動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的消費,進一步刺激本地經濟。簽註便利化也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內地旅客可以根據賽事安排靈活規劃行程,穿梭於粵港澳之間,體驗三地的文化與風光。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在社交平台發表第二套有關施政報告諮詢的短片《施政·再報告 旅遊篇》中指出,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人次共達約2,400萬,按年增長12%,其中內地旅客有約1,780萬人次,按年增加10%,非內地旅客亦較去年同期顯著增加17%,錄得584萬人次。這反映出香港「中西薈萃」的獨特旅遊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內地以至國際旅客來港旅遊觀光。
因此,全運會期間的內地居民赴港簽註便利措施不應僅限於短期安排,特區政府在致力確保措施運作順利的同時,也應把握契機,以此為試點並總結經驗,探討持續優化簽註便利的可行性,以及積極爭取落實推行。例如,可以考慮將多次往返粵港澳措施結合「一簽多行」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內地旅客在一定期限內多次往返三地,以及逐步將其推展至所有大灣區內地城市居民。同時,也應探討將個人遊計劃擴展至更多內地一、二線以至三線城市,並根據實際情況陸續放寬包括留港期限等簽註限制。這些措施不僅能夠促進香港旅遊業復甦,還可以深化兩地人民的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
此外,香港也應善用自身的國際化優勢,除了引入甚至打造更多國際性品牌賽事和年度盛事活動,例如LIV Golf香港站、國際帆船比賽及韓國大型音樂頒獎典禮MAMA AWARDS等,更應爭取將其恒常化,每年都在香港舉行,通過豐富多元活動配合簽註便利,吸引更多內地高端旅客訪港並留港消費,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旅遊樞紐和盛事之都的地位與形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