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一直跟進美國經濟現實的人都明白,美國總統跟美聯儲官員,從來在公在私都有保持溝通,亦有必要如此,所謂央行幣策的獨立性,並非外界印象中的絕對黑白二分,而是程度之分。不過,雖說程度之分,但要達到特朗普那種程度,則不是歷任總統所常見甚至樂見。
上周特朗普已急不及待,突然親臨美聯儲「參觀」一番。不難想像,他到訪目的不只一個,一個是名正言順地監督相關工程,尤其之前他明示或暗示過,修建工程花了大筆錢,當中是否有任何舞弊瀆職之處,當然可以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大興問罪之師,甚至成為炒掉這位不聽總統話的央行行長的理據。
鮑威爾無奈奉陪
顯然,特朗普借此機會再次要求減息,或起碼是借助在鏡頭前,面對傳媒記者以至大眾提供相關的呼籲。特朗普是天生表演者,善於把握和利用每個公關機會,如今可以直接到現場,正式擺出姿勢,氣氛是否融洽是一回事,但他的氣場總可以給予鮑威爾一點壓力,後者不能像平日隔空回應般完全不理會特朗普的要求。
特朗普親自「光臨指導」美聯儲的修建工程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然是嘗試留意有否骨頭可以挑,針對鮑威爾的潛在錯處大做文章,方便他日在法律上名正言順地解僱之。
事實上,已有特朗普支持者的相關機構,發起檢討美聯儲開會議息的方式。事件仍在發展中,短期未必成大氣候,但須小心中長期會有不太令人舒服的表達。
美聯儲不急於減息
無論如何,特朗普與鮑威爾之爭白熱化,前者突然造訪美聯儲大樓修建工地現場,在鏡頭面前給予後者壓力。這方面的壓力非常明顯,如何見招拆招?鮑威爾固然馬上快速更正特朗普的錯誤,以免外界給誤導。關鍵是減息步伐未來如何,才是外界關注焦點所在。當然,在經濟數據上,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以至持續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都不算差,如此一來,自然令人聯想到短期內減息的機會不大。
另一邊廂,隨着美國陸續跟世界各地就關稅問題達成貿易協議,相關風險因素下降有助大市氣氛樂觀,餘下來最主要只待與中國的談判。若不計關稅影響,整體經濟環境仍不錯,美聯儲按理不太急於減息。何況關稅細節陸續更新公布,效果將在未來數月浮現,屆時數據清楚展現趨勢才減息可也。
風險減退全球股指飆
短期減息也好,不減息也好,最關鍵的特朗普政策不明朗因素略為消退,美股以至港股,以指數而言都是向上動力為主。此之所以,整體風險胃納正增加中,當中尤以港股最受惠,一方面是年初DeepSeek面世後,至今陸續出現投資者對各地估值重新理解,均值回歸過去幾年本來早已有跡可尋,只是一直苦無觸發理據的追落後故事而已,無怪乎如今升勢可持續。(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