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正在顯著改變天氣預報傳統預測方式。 香港文匯報記者孔雯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26日至28日在上海舉辦。大會上,AI治理城市成為各界熱議焦點,從算法創新到場景應用,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城市的運行邏輯與治理結構。與此同時,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明確提出要着力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這一頂層設計為各地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清晰方向,也為人工智能在城市場景中的深度融合按下加速鍵。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大會上看到,AI天氣大模型、AI電網電力、AI網絡反詐騙等,從交通調度到能源管理,從環境監測到公共安全,各項AI技術正深度應用在城市治理中。

「AI驅動氣象智能」應用廣泛

在中國氣象展台,多個人工智能氣象預報模型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展台工作人員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智慧城市治理中,AI大模型正在顯著改變傳統預測方式。以城市氣象預警為例,過去依賴的是複雜的數學公式與氣象物理模型,需要大量計算資源逐步推演。而如今,AI大模型的引入讓預測更高效、精準。只需輸入多種實時天氣數據,如氣溫、氣壓、濕度、風速等,大模型便可在短時間內完成運算推演,生成高度精確的預報結果。

「在0至12小時的短時天氣預報中,AI模型的準確率已可達到90%以上。」該工作人員表示,這類「AI驅動氣象智能」系統,正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極端天氣應對、城市內澇預警、能源調度等治理場景,成為AI治理城市的關鍵能力之一。

可快速判別刷臉偽造

防範各類詐騙也是當今城市智能治理的一部分,在瑞萊智慧展台,產品經理胡立灝介紹,「我們主要針對AI生成的人臉、聲音、視頻圖像等進行高效識別與檢測。」他指出,在AI換臉、電詐頻發的當下,該系統可快速判別刷臉識別中的偽造動作,識別速度低於200毫秒,能夠對每一幀圖像實時掃描、無痛判斷,並發檢測效率達20張圖/秒,廣泛應用於手機銀行、線上實名認證及門禁系統。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全球人工智能創新治理中心成立。該中心源於中國實踐、凝聚全球智慧、聚焦能力建設、推動治理協同,將面向世界各國提供豐富的國際公共產品,為早日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貢獻力量。

近日舉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部署城市工作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其中之一是「着力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在本屆大會展區,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涵蓋智慧交通、智能應急、綠色能源、社區管理等多個方向的AI場景化應用。例如,基於大模型的城市交通流量調控系統,可實現分鐘級預測與秒級響應;AI電力調度平台可實時監測負荷波動,優化城市用能結構;AI視頻識別系統已在部分城市用於垃圾分類監管、違停抓拍、老年人跌倒檢測等基層治理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科技園在大會上積極展示AI治理城市的實踐經驗。園區多家企業從事AI治理智慧城市的相關研發,涵蓋智慧樓宇、無人駕駛、交通大數據、電力優化等多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