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上,華僑回國抗戰形式多元,回國抗戰的機工們不止於駕駛與維修,也會在正面戰場硬剛武裝到牙齒的日軍,甚至用滿載炸藥的卡車衝擊敵陣,向日軍昭示中華民族抵禦外辱之決心與血性。
穿越火線搶修電台
1940年昆侖關的冬夜,中日軍隊激戰正酣。通曉無線電知識的華僑馮家瀛接到緊急搶修某營級電台的任務。穿行於激烈的戰場,馮家瀛親眼目睹傷員血肉模糊地被抬下陣地。「雖然當時父親當時很年輕,但他仍義無反顧。」馮建群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說,「父親說,電台修好的那一刻,所有恐懼都消失了。」
鄧祖勝父子是在翻查檔案史料時才得知爺爺鄧林瑛也參加過昆侖關戰役,「昆侖關戰役打了25天,我爺爺就參加了15天。」
被爆炸掀飛10米昏迷三天
鄧林瑛是泰國歸僑汽修技師。1939年12月,他接到軍事任務,要求他駕駛滿載炸藥的卡車衝擊日軍陣地。「我父親說,爺爺後來每次講起這段經歷時,右手都會不自覺地摸向肩膀的傷疤。」鄧祖勝的聲音有些哽咽,「在槍林彈雨中,爺爺猛踩油門衝向敵陣,直到最後百米才縱身跳車。但滿車炸藥爆炸的氣浪將他掀飛十幾米,醒來時已在醫院裏昏睡了整整三天,身上還有乾涸的血跡。」說起爺爺的英勇,鄧祖勝仍感慨良多,照片中的爺爺彷彿在說,「記住,愛國不是口號,是行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