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上海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開幕式並致辭。這是開幕式後,李強同與會外方嘉賓、國際組織代表共同巡館。 新華社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賣爆米花的機器人吸引觀眾。 中新社
●大會吸引了800餘家企業參展。圖為大會現場,人形機器人進行格鬥表演。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及記者孔雯瓊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強7月26日在上海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中國政府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這是中方堅持踐行多邊主義、推動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重要舉措,也是中方響應全球南方呼聲、助力彌合數字和智能鴻溝、促進人工智能向善普惠發展的實際行動。初步考慮該組織總部設在上海。

李強在發言中指出,中國願同各國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加大開源開放力度,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邁上更高水平。

李強圍繞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公共產品屬性、推進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更加注重普及普惠,充分用好人工智能發展的已有成果。要堅持開放共享、智能平權,讓更多國家和群體從中受益。中國「人工智能+」行動深入推進,願共享發展經驗和技術產品,幫助世界各國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加強能力建設,讓人工智能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球。二是更加注重創新合作,力求更多突破性的人工智能科技碩果。要深化基礎科學和技術研發合作,加強企業和人才交流,為人工智能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中國願同各國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加大開源開放力度,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邁上更高水平。三是更加注重共同治理,確保人工智能在造福人類上最終修成正果。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各國對接協調,推動早日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和規則。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積極參與推動多雙邊合作,願向國際社會提供更多中國方案,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期待合作組織實現三目標

根據官方發布,中方期待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作為重要的國際公共產品,實現三個目標。

一是深化創新合作,釋放智能紅利。中方願同各國分享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廣闊機遇,將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打造成供需對接平台,破除妨礙世界各國間生產要素流動的壁壘,促進中國同各國以及各國之間的人工智能務實合作,讓人工智能的無限潛力充分釋放,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二是推動普惠發展,彌合智能鴻溝。中方將以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為平台,持續推進落實「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聯大決議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普惠計劃》,幫助全球南方國家加強能力建設、培育人工智能創新生態,確保發展中國家在智能化浪潮中平等受益,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三是加強協同共治,確保智能向善。中方將依託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加強各國之間發展戰略、治理規則、技術標準的對接協調,在充分尊重各國政策和實踐差異性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和標準規範,確保人工智能始終沿着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發展。

初步考慮總部設在上海

中方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旨在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合作。中方初步考慮該組織總部設在上海,希望利用中國特別是上海人工智能先發優勢,凝聚國際共識,促進務實合作,讓人工智能真正造福全人類。

歡迎有意願國家參與籌備

中方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同有意願加入的國家共同探討相關安排。包括尊重主權原則,堅持平等相待,支持各國結合自身國情開展人工智能合作。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發揮人工智能治理主渠道作用,為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的努力提供有益補充。採取開放包容的態度,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通過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進一步凝聚共識、促進合作。

中方熱忱歡迎有誠意、有意願的國家積極參與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的籌備工作,共同推進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和國際合作。

人類與AI關係 行業大咖這樣看

「AI教父」:人類對AI沒有「擺脫」這一選擇,但應該找到「馴服」辦法

●圖靈獎得主、諾獎得主傑弗里·辛頓(Geoffrey Hinton)發表主題演講再談AI(人工智能)安全。他表示,如果人類想要生存,必須找到辦法訓練AI,不要讓AI消滅人類。

●辛頓指出,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希望AI接管,每個國家都希望人類繼續保持掌控權,如果任何一個國家找到了防止AI接管的方法,他們會非常樂意告訴所有其他國家。因此,他建議建立一個由AI安全研究所和協會組成的國際共同體,致力於研發訓練AI向善的技術,實現訓練AI向善所需的技術與訓練AI變得更聰明的技術,在某種程度上是分離的,讓一個真正聰明的AI不想接管世界,即使它比大多數人聰明得多,也非常樂意處於人類的輔助角色。「我們目前根本不知道如何做到這一點,長遠來看,這是人類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好消息是,這是一個所有國家都應該能夠合作解決的問題。」

谷歌前CEO施密特:中美應開展合作,確保人類能夠掌控這些AI工具

●谷歌前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與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的對談中表示,中國AI過去兩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中美應該開展合作。

●對於目前AI的發展現狀,施密特指出,中美之間存在一個顯著區別:在中國,主要的領先模型都是開源的;而在美國,領先模型都是閉源的,不開放權重。

●他認為,中美應該開展合作,共同維護世界穩定,確保人類能夠掌控這些AI工具。「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實現了現代化發展,今天取得了巨大成功。以上海為例,產品質量和機器人技術都令人矚目」。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孔雯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