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香港近年持續策略性大力推動創科發展,相關產業對經濟的貢獻愈見顯著。特區致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昨日在網誌以「讓香港插上創科的翅膀」為題撰文,憶起2000年代科網股泡沫爆破時,坊間曾流傳「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的說法,但隨着社會高速發展,如今已轉變為「High Tech不再揩嘢,No Tech No嘢」,顯示創科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香港與創科相關的經濟活動快速增長,未來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實現高質量經濟增長。

孫東表示,本港與創科相關的經濟活動,如產品設計、數據和軟件服務、技術開發、檢測及認證等正在快速發展。他引述香港工業總會最新發布的《香港製造:新型工業化策略》,在2000年至2023年間,「電腦編程、數據及工業互聯網服務」的增加價值從50億增至255億港元,增幅超過四倍;在「研發、設計、測試及環境工程服務」的增加價值從33億港元增至133億港元,增長約三倍。

此外,根據創科局與政府統計處的最新計算結果,2023年香港「製造及新型工業產業」的增加價值亦達768億港元,較2022年增長7.6%,約佔本地生產總值(GDP)2.6%。另工總相關研究也顯示,2023年工業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佔本地GDP的16.2%。可見無論是官方或民間業界數據,均展現了創科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孫東表示,今年香港交易所優化上市規則,增設科技企業專線,進一步便利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請上市。內地多家優質創科企業,如寧德時代、優必選和地平線,已選擇香港作為「出海」戰略的重要基地。其中,寧德時代成為今年的全球集資王,其募資將用於歐洲項目的產能擴展。

據悉,今年上半年,香港的新股市場集資總額達1,071億港元,按年上升四倍,位列全球第一。他預期,未來將有更多創科企業來港IPO集資,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氣象,形容香港將可實現金融、創科「比翼雙飛」。

蓬勃創科生態將催生更多職位

孫東表示,本港創科氛圍日益濃厚。今年香港科技園公司實習計劃破紀錄收到超過5,000份申請,不少來自全球排名前50的頂尖學府;科技園公司和數碼港在今年2月及3月舉辦的招聘會,共提供超過3,000個創科職位,吸引超過8,000人次參與,反應熱烈。同時,本港蓬勃的創科生態也吸引了超過200家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落戶香港;截至去年底,在港初創企業數量已增至約4,700家。他認為,這些發展不僅催生更多就業機會,還助力實現創科引領的產業及人才匯聚。

創科的發展同時推動了智慧城市建設與政府管治水平的提升。孫東舉例,特區政府「智方便」數碼服務平台目前已吸引近360萬名用戶,並提供超過1,200項政府及公私營機構的網上服務。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香港的應用亦逐步深化,政府內部開發的AI工具如「港文通」和「港會通」,已有效提升行政效率。

孫東強調,創科是地區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今年香港成功舉辦了多個國際創科盛事,包括「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和「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香港會議」。稍後香港還將舉辦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名發布活動,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影響力。

孫東呼籲各界共同努力,將科技創新中的新質生產力轉化為產業發展的新動力。他強調,香港具備世界級的科研基礎、優越的營商環境及濃厚的創科氛圍,未來將在金融與創科協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的高質量增長,迎接更加繁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