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莊程敏)A股大盤昨小幅回撤,滬綜指低收0.33%,落於3,600點下方,深成指、創業板指挫0.22%、0.23%,市場共成交17,873億元人民幣。但全周來看,滬深三大指數均有斬獲,滬綜指周漲1.67%,深成指周漲2.33%,創業板指周漲2.76%。近期A股大盤步伐穩健,三大指數均連漲5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即將於今日開幕,提振AI概念顯著走強。有分析認為,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情緒持續向好,有望繼續推動A股向上,又看好人工智能依然是中國市場的亮點。
40款大模型亮相人工智能大會
科技股跑贏,半導體板塊領漲,整體升近2%,互聯網服務、軟件開發、光學光電子、消費電子等板塊逆市拉升1%。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於今日在上海開幕,吸引800餘家企業參展,3,000餘項前沿展品將集中亮相,涵蓋40餘款大模型、50餘款AI終端產品、60餘款智能機器人以及100餘款「全球首發」「中國首秀」新品,規模創歷屆之最。昨日多模塊AI、 智譜AI、AI語料、AI智能體、AI芯片、人形機器人等概念板塊攜手拉升。
此外,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板塊亦飄紅。連續上漲多日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概念有所回調,板塊下滑近4%。抽水蓄能、民爆概念、工程機械、水利建設等概念板塊亦位居跌幅榜前列。海南板塊遭遇回吐,整體下挫3%,賽馬概念跟跌3%。
景順亞太區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認為,中國股市近日走強主要得益於中美貿易關係回暖,及第二季GDP數據超出預期,其上行趨勢仍有持續動力,人工智能依然是中國市場的亮點。他亦提到,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情緒持續向好,估值相較全球及區域同行仍具吸引力,料下半年將有更多刺激措施出台,以及中美有望達成全面貿易協議,為後市提供進一步上行動力。
新消費成中國市場驅動力
趙耀庭指出,中國GDP數據超預期提升內地資金的風險偏好,推動股市資金流入,增強對目前政策組合的信心,為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留出更多空間。但由於出口訂單前置,後續有望回歸常態,因此股市的持續上漲將更多依賴於消費結構轉型,尤其是服務業擴張、體驗驅動型消費以及醫藥和綠色科技領域的創新。
趙耀庭續稱,新消費也是中國市場的驅動力,中國的消費故事正從單純的「多買東西」轉向更深層次的體驗和情感層面;中國已明確提出要成為「超大規模消費市場」,政府正通過補貼等激勵措施支持這一轉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