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 潘鐵珊

美蘭空港(0357)復甦態勢延續,並在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與國際航網擴張的雙輪驅動下,呈現多項結構性增長亮點。

集團去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1.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1%,其中航空性業務收入逾10.8億元,增幅逾10.9%,成為核心增長引擎,主要受益於旅客吞吐量創歷史新高至逾2,689萬人次,按年增長逾10.4%,國際及地區旅客更錄得逾1.4倍增長,反映公司成功把握東南亞、東北亞、澳洲及歐洲等地旅遊需求回流的契機。

貨郵吞吐量亦錄得近19.7%的強勁升幅,帶動貨運及包裝收入同比增長近22.6%,而租金收入與貴賓室收入分別增長28.3%與59.5%,顯示非航業務結構優化成效漸現,高附加值服務佔比持續擴大。

集團業績報告稱,內地將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積極對沖外部不確定性;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內需;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通過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破解發展難題,穩定發展預期,提振社會信心,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集團表示,美蘭機場今年將持續聚焦旅客出行需求和體驗,以全面落實民航「十四五」服務專項規劃要求為核心,以「四個面向」(即面向旅客、航空公司、合作方和員工)服務質量提升為抓手,全力提升各項服務的硬品質和軟實力。以高水平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推動美蘭機場面向「兩洋」的航空區域門戶樞紐機場建設,將美蘭機場打造成為海南自貿港服務窗口的靚麗名片。集團將持續錨定面向「兩洋」航空區域門戶樞紐定位,積極配合省市相關單位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空域改革等工作,提升機場運行保障能力;面向東北亞、東南亞等方向,大力開發國際航線,提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成員國家覆蓋率,提升航線網絡通達性。

集團持續完善航線網絡布局,新增76條航線,通航城市增至155個,並開通多條第五航權貨運航線,積極推進第七航權,為未來中轉樞紐地位奠定基礎。智能機場建設亦取得關鍵進展,已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及推出新的場景應用,預計將進一步提升營運效率與非航收入轉化率。

現金流續增長助業務擴張

雖然集團期內錄得約3.8億元虧損,主要受仲裁和解金及宏觀環境不確定影響,但經調整後虧損已較上年收窄0.09億元,顯示成本控制與現金流改善初見成效;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增長38.5%,為未來擴張提供穩健資金支持。展望2025至2027年,市場預測集團將逐步走出虧損,2025年有望轉盈1.29億元,2026年純利更可達3.45億元,反映其作為海南自貿港空中門戶的長線價值仍獲資本市場高度認可。可考慮於現價買入,上望15元(港元,下同),跌穿10.2元則止蝕。(本人沒有持有相關股份,本人客戶持有相關股份。)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