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蘇鉅祖)長實安達臣道的港人首置盤去年因缺少鋼筋被勒令停工,早前被爆出分判商偷工減料,前日(23日)再涉疑似違規吊運。問題連連之下,長實樓盤的建築質量引起不少公眾憂慮。大公文匯全媒體近日接到多名讀者投訴,指將軍澳一處已建成多年的長實樓盤出現較嚴重的滲漏,客廳天花板漏水嚴重,滴成「鐘乳石」,業主向管理處投訴被無視,束手無策,令其家庭苦不堪言,質疑有人是在拖延時間,等過了樓盤的保養期以逃避責任。有驗樓師認為,很大可能是開發商本身在起樓初期,就沒有做好質量控制所致,而類似鐘乳石的鈣質化合物或會對業主或住戶產生一定的衞生風險。
李小姐(化名)一家居住在將軍澳的長實樓盤已有8年,現正經歷一場長達兩年多的「漏水拉鋸戰」。李小姐表示,家中的天花板從2023年初就開始出現滲水的情況,當時就由管理處上報給樓盤開發商,開發商僅在外牆用灰料填補了一下牆面缺陷,便草草收場。

去年,管理處提出拆除外牆重新鋪設瓷磚,並承諾由開發商負責維修。然而,維修後試水時,李小姐家中的天花板依舊存在漏水情況。
她回憶說,當場已要求停止測試,但事後管理處卻矢口否認漏水與測試有關,推諉是天氣乾燥或樓上住戶的問題。然而,自去年維修失敗後,漏水情況非但未改善,甚至愈發嚴重。
滲漏蔓延至全個天花板
李小姐描述,客廳的天花板上不斷有白色的黏性液體滴落,時間久了,就形成類似鐘乳石洞的景象,「石柱」斷了又長,循環往復,已有9個月之久了。李小姐一家人需要每天在地上鋪換報紙和布,心力交瘁的同時,卻發現滲漏範圍更是逐漸蔓延至整個天花板。

「慘過住鐵皮屋。」李小姐無奈表示,憂慮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健康,精神備受困擾。這兩年多,她多次與樓盤開發商交涉,如今已非常疲憊,已不在乎是否需要自掏腰包解決漏水問題,而是苦於無人能給出一個合理的、可行的解決方案。李小姐指管理處拿出「我們最大,我們說了算」的態度來拒絕檢修的要求,自己曾懷疑對方是否在故意拖延時間,等過了樓盤的保養期以逃避責任。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調查發現,李小姐的情況並非個別例子,同樣的困擾也纏繞着在將軍澳長實樓盤居住了十多年的黃女士(化名)。黃女士表示,入住沒到兩年就已發現房屋問題,最令人頭疼的就是家中嚴重潮濕滲水。

有研究發現,家中濕度超過60%容易滋生黴菌,進而可能引發呼吸道問題,並吸引塵蟎和蟑螂等害蟲。黃女士家中的濕度高達76%,「就是因為這個濕度問題,影響電路,導致整個房間跳閘,全屋斷電。」黃女士說,好在當時有議員幫忙處理,「不然真的會發生很大的危險,會出人命。」黃女士至今仍對此心有餘悸,她說更令人氣憤的是,將事情反映給管理處之後,對方卻稱「這是家裏的問題,需自行負責」。
此外,黃女士家中漏水情況嚴重,到了晚上洗澡時間,只要樓上住戶用水,就漏得厲害,甚至頭上都會被滴水,上班時間則問題較輕;下雨時漏水問題亦會明顯,黃女士懷疑其外牆也有問題。據悉,漏水問題已經困擾黃女士一年半了,她多次請求管理處上樓查看,卻被保安部阻攔,理由是這樣做「不專業」。

在這段期間,除了漏水問題,黃女士還透露,入住後家中問題百出,自己花了很多錢請人維修家中廁所、原裝門、電磁爐、空調等。黃女士說,她聽維修師傅說「長實旗下的房子問題都很多,(自己)忙得不可開交」。
李小姐和黃女士居住的樓盤,開發商都是長實。黃女士自嘲,當時選擇長實的樓盤,是出於對「超人」李嘉誠金字招牌的信任,怎麼也沒想到這麼富有的財閥,出品的房子卻如此糟糕。
方國珊籲發展商「多點良心」
管理處的推諉、發展商的拖延,住戶面對房屋質量問題可謂束手無策。這類問題是否普遍存在?住戶又該如何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就此訪問了本身是工程師的西貢區議員方國珊。她指出,作為香港最大的地產發展商之一,長實醜聞頻出,方國珊呼籲長實要「多點良心」。
方國珊表示,長實等發展商的樓盤常被反映存在諸多問題,如樓宇外牆設計或裝修設計不佳,導致業主在入住頭兩三年就面臨大大小小的維修保養問題,包括漏水等,嚴重影響業主的生活。
方國珊提到,發展商在外牆保固期內應負責維修,在外牆搭棚防水,做壓力測試,若發現漏水則需重新處理。方國珊批評發展商推諉責任,甚至拒絕上樓查看的情況,她直言,解決問題的根本在於發展商的主動擔當。
業主在遇到樓宇漏水問題時,常會感到迷惘,不知該找誰處理。方國珊建議業主可參加漏水講座,或聯繫由食環署和水務署合辦的滲水辦,通過熱能測試等快速找到滲水來源。她認為,發展商應主動提供售後服務,減少業主煩惱,「在房地產豐厚的利潤下,發展商都應該要『多點良心』,關愛業主,減少不必要的滋擾。」
香港樓宇常見的滲水成因有很多,香港驗樓師學會創會會長余力生告訴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一般樓宇在建造過程中極易出現俗稱「黃蜂竇」的蜂窩現象,而這類質量問題通常因為灌注混凝土時振動不足,令石屎的水分或空氣未能順利排出,殘留在混凝土中佔據空間,等混凝土乾透後形成空洞,若後續未能及時補救,便會成為日後樓宇滲水的漏洞。
此次將軍澳樓盤出現「鐘乳石」現象,他認為有可能是有水滲入石屎內部,與石屎產生化學反應,形成鈣質化合物,而水的成分如果是污水(如地溝水、廢水等),就會形成帶有黏性的物質,或會對業主或住戶產生一定的衞生風險。
是次長實樓盤不斷出現滲水問題,余力生坦言,最重要的就是找出滲水的源頭,「若找不到源頭,盲目去拆牆補救意義不大。」
不查水從何來 光修補沒用
他補充說:「假設業主在10樓A戶,水源從15樓滲下,結果不好彩剛好在10樓位有個『黃蜂竇』,你不去查水從哪滲出,不確認水的成分,光修補10樓外牆是沒有用的。」
他指出,若單看今次個案,業主或住戶在搬進去該樓盤沒多久便出現滲水問題,很大可能是開發商本身在起樓初期,就沒有完全補好「黃蜂竇」所致。
面對大廈滲水難題,業主應該如何做?余力生表示,業主要確保滲水出現的時間處於開發商保養期內,且能證明滲水問題是樓宇建築初期質量問題、防水層質量問題等導致,就可以聯繫開發商處理。
【話你知】首置盤賄賂案拘 10人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蘇鉅祖)長實集團的樓盤品質問題並非孤例。今年5月,香港廉政公署偵破一起住宅開發項目的貪污案,涉事樓盤正是長實集團位於觀塘安達臣道的首置盤住宅項目。調查顯示,鋼筋工程分包商為提高利潤,賄賂項目監理方,讓施工方在鋼筋使用上偷工減料,如鋼筋位置錯亂、數量減少,甚至粗鋼筋被替換為細鋼筋。
屋苑全部6座大廈都有鋼筋配置與圖則嚴重不符的現象,而且鋼筋「幼咗、少咗、疏咗、無咗」,導致樓宇可能隨時發生坍塌,危及住戶生命。廉署公布,案件中有10人因涉嫌行賄、受賄和串謀詐騙被依法逮捕。
業內人士分析,長實的樓盤品質問題不僅是住戶的噩夢,更是品牌的信任危機,暴露其資本運作的傲慢與短視。隨着樓盤品質問題的曝光,長實的信譽逐漸下跌,或許這也正是對所有房企的一次深刻警示:在利潤與責任之間,永遠優先選擇後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