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中成藥擁有良好聲譽,有很多中成藥更是遊客來港必買「手信」之一。香港貿易發展局昨日發表《香港中成藥產業機遇與挑戰》研究報告,分析中成藥產業在香港的發展及挑戰,以及出口市場機遇。報告指出,香港目前擁有約2,000家中成藥及中藥材相關企業,包括約264家獲納入本地中成藥製造商名單的企業,去年香港中成藥出口28.8億港元,當中93%是本地生產產品,明顯與其他以轉口貿易為主的產業不同。報告認為內地是香港中成藥出口的主要市場,去年佔比超過70%,內地中成藥流通銷售金額逾4,500億元人民幣,內地簡化有關中成藥的上市註冊審批程序,可為港商拓展大灣區及內地其他市場提供極大便利。
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大中華區)趙永礎表示,不少香港中成藥企業希望拓展出口增加銷售,特別是內地市場。不過,內地中成藥進口規模相對細小,上市註冊制度和技術標準又與香港不盡相同。他認為香港中成藥在華南地區以至海外華人市場都擁有良好聲譽,加上內地對港澳合資格的傳統中成藥已採取簡化審批上市程序,為港商拓展大灣區及內地其他市場帶來不可多得的機遇。
特區政府近年一直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報告指出,統一及完整的註冊制度,有助加強香港中成藥品質監控,進一步增加其他監管機構及持份者對香港中成藥信心。同時,香港首家中醫醫院即將於今年底逐步投入運作,為市民提供全面中醫診療服務,這將促進中醫及中成藥的普及化。
港企發展新中成藥以拓闊市場
內地作為全球最大中成藥市場,並自2021年已簡化在港澳上市傳統外用中成藥的註冊審批流程。今年1月,國家藥監局進一步簡化審批在香港使用15年以上、其生產過程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要求的傳統口服中成藥,相關申報資料及技術要求亦已在今年4月發布。另外,不少香港中成藥企業及本地大學也致力於發展新的中成藥以拓闊市場,早前獲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重點創科項目「InnoHK 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資助的香港浸會大學「中藥創新研發中心」,基於先前對傳統中草藥古方「麻子仁丸」的先導性臨床研究及基礎研究,研製治療慢性便秘的新藥CDD-2101,首次獲批准於美國進行臨床研究。
香港浸會大學中藥創新研發中心主任卞兆祥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收集足夠的安全性和療效數據,以獲得FDA審批CDD-2101成為可銷售的新藥,並在美國上市。這不僅是香港中藥研發的一大突破,更是推動中藥標準化和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