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傲冬 民建聯秘書長
香港文匯報揭發,有商戶以商業行為掩蓋分化社會、煽動對立的政治意圖,試圖暗地破壞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這些「軟對抗」行為以深水埗尤甚,有人舉辦所謂的「獨立書展」,向入場者派發極具煽動意味的宣傳單張,並推薦其他「同圈層」店舖,企圖以文藝作包裝,將「軟對抗」產業從文化玷污至食肆、零售,甚至是社區等不同層面。面對這類行為,單靠執法難以根治,還需要地區工作者與社區各持份者形成協作網絡,從根源遏制其蔓延,讓香港的青少年可在正向價值觀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不同持份者間的理念可能存在分歧,但在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上,卻應該有着共同的目標。「軟對抗」以分化社會、鼓吹破壞秩序、煽動仇恨政府為目的,與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社會同心推進良政善治的共識背道而馳。社區內的各個持份者應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守好抵制「軟對抗」的第一防線,尤其區議員須與居民保持緊密聯繫,及時反映民生訴求,協助解決居民困難,增強社區凝聚力。當居民對社區產生足夠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時,極端思想才會被遏制。
培養「守護國安義工」
社區應定期舉辦聯合會議,討論大眾關心的問題,並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區議會、地區「三會」和關愛隊應加強對社區成員進行教育和宣傳,讓大家了解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對國家和國安有正確的認識。透過舉辦講座、工作坊等形式,增強社區成員的政治素養,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複雜的社會問題。地區工作者也可參考「國家安全教育地區導師培訓計劃」,在社區內培養「守護國安義工」,由國安導師、區議員等帶領,定期舉辦國安知識講座,有效減少社會上的極端行為,從而促進理性與平和的社會氛圍。
同時,地區組織還可組織街坊前往內地親身體驗國家在基礎建設、科技和經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另外,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及社交平台傳播正向訊息,反駁虛假資訊與煽動言論,提升市民對事實的判斷能力。唯有提升整體社會在媒體上的素養,才能減少極端分子利用網絡傳播不實言論的空間。
相較於衝突,和平對話永遠是一個更良性的發展方向。我們應倡導各方進行對話並尋求共識,如搭建平台,讓不同的聲音能夠相互交流,並在對話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對話才能真正了解彼此的需求,從而找到共同利益點,這不僅是對抗分裂的一種方式,也是促進理解的重要途徑,如此一來才能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社區安全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各界應加強與警方及地區保安力量的合作,建立地區聯防機制,推動社區巡邏和安全倡導活動的開展,提高居民自我保護意識和識別非法活動的能力。透過加強社區的安全感,居民會更願意參與社會活動,而不會因恐懼而退縮。
關心弱勢鞏固社區保障網
有少數居民或會因壓力、孤立或失業等原因易受極端思想煽惑。社福機構和心理輔導團體等,須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心理健康支援服務,如免費諮詢、情緒輔導或就業協助等。透過及早介入,協助他們重建正面的人生目標和社會聯繫,減低被極端勢力影響的風險。同時,地區工作者可組織義工探訪、互助小組活動,對長者、單親家庭、低收入人士等弱勢群體多加關心,為他們提供實質支援和精神慰藉。社區的溫暖和包容,能有效減少社會撕裂的情況,增強居民的抗壓能力。
香港社會要實現長治久安,包括政團等不同持份者和社區之間必須攜手合作、「策智共行」,從加強合作、宣傳和推動正面價值觀、加強地區安全、關注居民身心健康,到鼓勵社區參與、與居民保持緊密聯繫,及時反映民生訴求等多方面着手,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極端思想及違法行為的滋生,構建出一個穩定、和諧、有活力的社區生態,讓東方之珠的光芒不被蠶食,共創美好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