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對於當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之爭,外界眾說紛紜。有的傾向於堅守美聯儲底線,央行貨幣政策不容干預云云,但亦有另一派認為,假若只是犧牲鮑威爾一人,便可換來特朗普不再麻煩,倒也是划算的一筆交易。
然而,世事未必如此絕對二分,黑白分別之外,其實大多數仍是灰色地帶。比方說,前者所謂幣策獨立性,其實不乏存疑之處,起碼學界亦有研究跟進。其實歷任總統跟美聯儲官員,多有往還,並非完全禁絕溝通,只是溝通的方式和態度,當然因人而異,一如正常人的互動,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換言之,既看總統先生是否強勢甚至無禮,也看聯儲局主席有多大意慾,終日埋首統計數字以外,也跟華盛頓的達官貴人打交道。
事實上,多年以來,起碼由尼克遜至今,歷任多位總統,及另一邊廂,美聯儲主席由伯恩斯起的多位,他們眾人的性格與處事作風,可以大異其趣,不一定是一板一眼,有些總統客氣一點,較少直接過問,只待正式安排的會面才交流;有些直接間接的施壓,甚至冷嘲熱諷,出言不遜,例如當今的特朗普,即是明顯例子。
選舉周期從來影響政策
以此觀之,撇除公式化的正式會面,根本很視乎不同人的相處之道,這一點可沒有必然正確的答案,也不是單純一句干預或不干預便算。事實上,即使多不想介入政治,但美聯儲作為金融市場的一個關鍵機構,無論是否有危機,其角色都是舉足輕重,總統很自然想影響其決策,尤其涉及四年一任的總統周期,眾所周知,對於兩黨政治,以至各種政策取態,都有影響,在公在私,水清無魚。
話分兩頭,又是否真的可以棄車保帥,只要由鮑威爾背下這個責任,總之別再跟特朗普過不去,便可以萬事大吉呢?真相恐怕不是想像般簡單。
縱犧牲小我難成全大我
大家可以設想,如今特朗普出於其政治考慮,需要美聯儲讓步,由開始時說減一厘,到如今說要減夠三厘,一方面說沒有意圖炒掉鮑威爾,另一方面日日有小動作,這裏那裏翻查證據,希望可以置鮑威爾於死地,證明其真的在任內有犯錯,大條道理可以把他炒掉,以特朗普的言行作風往績,大家真的可以相信,拿掉一個鮑威爾,便可以令美聯儲獨立性安然無恙嗎?這種犧牲鮑威爾小我,以完成美聯儲大我的想法,未免天真了一點。
(權益披露:本人涂國彬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