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多間汽車製造商設有海外工廠,美國與日本關稅協議內容曝光後,多間美國車企強烈不滿。美聯社周三(7月23日)報道,美國數間車企指責協議對日本出口美國汽車及零部件徵收15%關稅,美企在海外生產的汽車進入美國,卻要支付較日本汽車更高的鋼鐵、鋁材和零部件關稅,令美國車企陷入劣勢。
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代表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包括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AAPC主席布朗特周三直言,美日貿易協議中的進口汽車關稅部分,對美國產業和美國汽車工人是壞消息,日本汽車幾乎沒有美國製造的成分,卻享有更低的關稅。反而是美國部分在海外生產的汽車,美國製造的零部件佔比更高,卻要被徵收高額關稅,做法並不合理。
更多美製成分反吃虧
多間美國車企都在加拿大和墨西哥設有供應鏈,除部分產品可獲美墨加貿易協議(USMCA)豁免之外,其他在加墨兩國生產的美國汽車,進入美國仍要被徵收50%鋼鐵和鋁材關稅,以及25%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成品關稅。總統特朗普宣稱美國車企不會因協議吃虧,當局會用關稅保護美國本地產業,但多間美國車企都批評做法不切實際。
布朗特強調,包括美國、歐洲以及韓國在內的外國品牌汽車,在日本市場佔有率僅有6%,加上美國汽車幾乎不適合在日本的道路上行駛,特朗普宣稱透過貿易協議,可以全面放開日本市場、允許美國汽車輸入日本的說法,幾乎不可能實現。
美聯社引述專家分析,許多國家疲於應對特朗普政府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美國與日本的協議表明,產業代表就汽車等關鍵產業或應設法游說特朗普,設定劃一的關稅稅率,避免出現厚此薄彼的情況。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周三表示,關於特朗普政府會否改變對汽車行業的關稅,需由商務部考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