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泰國和柬埔寨兩國長年為邊界主權爭執不斷,多次爆發衝突,至今導致至少數十人喪生。美聯社報道,泰柬邊境最激烈的衝突,是圍繞擁有千年歷史的柏威夏寺(Preah Vihear temple),國際法院兩度裁定該寺廟主權屬於柬埔寨,泰國則堅稱其周圍邊界仍存爭議。

報道指出,泰柬兩國的陸地邊界,是法國於1863年至1953年殖民柬埔寨期間,與暹羅(即當時的泰國)方面磋商,依照天然分水嶺協議劃定。由於製圖坐標偏差,泰國多次反對該版本地圖,拒絕將柏威夏寺劃入柬埔寨境內。

1959年,柬當局因柏威夏寺歸屬權爭議,將泰國告上國際法院。國際法院於1962年裁定,柏威夏寺區域主權屬於柬方。泰國當局當時承認裁決,但堅稱寺廟周圍邊界仍存在爭議。

2008年,柬埔寨申請將柏威夏寺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導致兩國關係緊張。柏威夏寺同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後,泰柬軍隊在爭議邊界爆發持續數年的衝突,到2011年衝突最激烈時,兩國已有20多人喪生、約3.6萬當地居民流離失所。柬埔寨於2011年再次訴諸國際法院,國際法院2013年重申維持原裁決。

泰柬兩國亦試圖透過泰國2000年成立的聯合邊界委員會,希望化解邊界爭端,該委員會最近一次相關會議於上月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但未能帶來實質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