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人(左一)指出,飲食業及早輸入外勞可提升服務品質及延長營業時間。左三為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席楊振年。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芷珊、唐文)為補充勞動力缺口,香港特區政府適度容許僱主申請輸入勞工。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昨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會與勞工處了解本地勞工市場中非技術勞工的供求現狀,若確認屬勞工短缺,會研究容許於政府外判服務合約輸入勞工的執行安排,包括處理承辦商在合約中需提供的「承諾工資」與輸入勞工的工資差異,以及協調不同制度的監察機制等,確保有效運用公帑並妥善監察服務承辦商。他強調,必會在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的前提下才輸入外勞,勞工處亦會嚴格把關,嚴謹處理每宗申請。

許正宇指出,自2023年9月起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以來,截至上月底共批准輸入約7,000名清潔員及保安員,只佔全港物業管理、保安及清潔服務業中非技術工人及服務人員不足4%。

另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回覆立法會書面質詢時表示,特區政府為方便來港短期工作者而於2022年6月推出的短期訪客計劃,截至今年3月底已惠及近3.4萬名非本地人才。

他指計劃已能滿足企業短期聘用需求,現階段無意再推出供非香港居民申請來港短期工作的新措施或計劃。

張宇人:食肆輸入外勞可避倒閉潮

對於有指部分僱主聘請外勞旨在為節省成本,令個別行業的失業率上升,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強調,外勞的工資須達到行業中位數,僱主亦需承擔外勞的醫療、培訓及住宿等費用,無助節省經營成本。他指出,飲食業及早輸入外勞除可避免出現倒閉潮,更可提升服務品質及延長營業時間。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舉例指出,日前颱風「韋帕」襲港時,因外勞住公司宿舍可專車接送,部分本地員工卻無法上班,其餐廳三分之一到崗員工均為外勞,直言「沒有這批外勞支援,餐廳根本無法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