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武

小賣舖過去叫代銷點也叫小賣店。我們喜歡叫小賣舖。就像鐵匠舖、裁縫舖,這些名字在村子裏格外受到歡迎。 家家戶戶都和小賣舖的老闆熟悉,老闆也會在你購物時免費送上一個微笑。除了村裏人家需要的煙酒糖茶,還有一些過路人也會來買東西,來的次數多了,被稱為回頭客。石破爛是回頭客中的常客,也是方圓幾百里的破爛王。能被稱王者自有異人之處。

石老大有8個兄弟,每天趕着8架小馬車,經賣舖門前打馬而過。空車出,滿車回。魚貫而行秩序不亂。頭天夜裏定好去哪裏。第二天,天蒙蒙亮8架車、8匹馬、8兄弟已經趕早出發。或是到東金礦、或是到西鉛礦、或是到北邊玉石礦、或是到南邊碼頭。總之,去的都是富得冒油的地方,收回的物件,說是破爛,但裏面真有不少稀罕物。有一次,兄弟中的老三,按破銅價收了個純金聚寶盆。老四、老五、老六這3個哥收的都是古董類,別人當做扔貨,都去揀金銀銅鐵去收,而這3個哥起初見了甜頭,後來再給低價就不那麼好收了。老大、老二穩坐釣魚台,收來的物品有金沙塊等硬貨。剩下老七、老八這兩個老疙瘩揀些雞零狗碎也夠過日子。只幾年工夫,8兄弟就發了家。在人前走路大搖大擺,嘴上叼根煙捲噴雲吐霧,看人用額頭看,用眼看也是斜着眼睛看,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

別人見了哥幾個煩,小賣舖老闆李老黑見了樂。

每次哥幾個起早走,傍晚回。一路上鞭哨響,馬脖子上的鈴鐺也響,哼着小曲不停地唱。到了小賣舖老闆早已準備好酒、肉、煙、茶、撲克、色子等。酒是散酒中的老白干,需燙熱;肉是醬牛肉,切成片;煙是大前門;茶只能是花茶了(本地不產茶)。

別人模仿,收了東西卻成了沒人要的破爛。而石家8兄弟早已改行,在城裏爿了店舖開酒樓,吃住玩一條龍。8兄弟已經是城裏有名的富商,據說他們手頭囤積的金沙石、古董字畫能夠買下整個龍門鎮。

李老黑的小賣舖細水長流地開着。春節一副對聯,正月十五兩盞燈,日子一天天過,每天都有三三兩兩的進項。村裏人都成了老客,路人多半是過客,也有少數的回頭客。有一人例外,他沒在小賣舖停留過,每年五一之後來,十一之後走,在村裏他是李老黑唯一的競爭對手,李老黑又奈何不了人家。此人姓王,人稱摩托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能騎上摩托車,恐怕不亞於今天的寶馬奔馳,可是見過騎摩托車賣冰棍雪糕的,你還見過開寶馬奔馳賣冰棍雪糕的嗎?一定沒有。

摩托王騎的是重慶輕型小摩托,使用腳蹬,不用燒油也可以跑。每次來時,冒着煙載着貨,賣完貨悠閒自在地蹬着車子回。每天生意都特好,1分錢、2分錢的冰棍冰磚,5分錢的雪糕賣得搶手。沒錢不要緊,孩子可不能饞着,要是哭壞了嗓子可不是小事,沒錢咋辦?拿雞蛋換啊。雞屁股不就是錢罐子嗎?誰家的雞窩裏老母雞被攆走了,準是這家的娃娃要買雪糕冰棍吃了,所以每次摩托王的雪糕箱裏白色棉被來的時候壓着雪糕冰棍,返回時裝的全是紅皮新鮮雞蛋。李老黑的小賣舖不賣雪糕冰棍,只有汽水香檳。沒有冰箱吃了大虧,眼看着花花綠綠的票子裝進了摩托王的腰包。後來,摩托王年紀大了,騎不了摩托車就再也沒有來,關於他的身世也始終像個謎一樣籠罩在村人的心中。那久違的摩托車還有清脆的「嘀嘀」聲,一起不見了。

小賣舖還在,李老黑的皮膚還是那麼黑,笑起來牙齒還是那麼白,他的微笑還是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