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東西不刺鼻。作者供圖

連盈慧

新聞不說不知道,有種含有重金屬、有毒物質的廉價手機殼,是由醫療廢物和電子垃圾處理後注塑成形,開封後散發出撲鼻的塑膠氣味,不止令人難受,就是握在手中,肉掌緊貼過機殼之後,也會令手掌受到感染而歷久不散,對人體更有超乎想像的傷害。

最恐怖是男性長期使用帶毒機殼的手機,還會影響精子質量,導致不育已經不得了,一旦質劣到影響嬰兒、一旦產生弱智畸形的後代,問題更嚴重了。

從而想起,除了手機殼,其它類似刺鼻氣味的塑膠產品,又會不會與廉價手機殼出自同一「胞胎」;無可懷疑,這類產品,一定也可能在某些塑膠拖鞋廚具甚至各種類型塑膠兒童玩具中出現過,今後購買任何此類產品,是不是也得事先有勞「鼻老哥」索一索才安心?都是成人小兒口腔手足皮膚經常密切接觸的用品呀!

何止惡毒氣味令人難受,有些上述產品,尤其是花樣繁多的食物,開啟封套時噴發出來的,還是一股幾乎中人欲嘔的「清香」,可不知又是來自哪一類廢物怪胎;到底是無知廠商為吸引顧客加料設計,還是刻意選用了某種減輕成本而有毒的「香氣塑化劑」?

不止臭可怕,其實香也可怕,日常用品之外,拆封後散發出濃烈香氣的糖果餅乾,近年就多到數也數不清,這些香氣當然不是來自餅食本身,而是出自加工過的香料,同時未必全是食用香料,有可能還是工業香料,香料通常列入所謂「無出產廠名/無廠址/無使用限期」的三無產品,法律管不到,零食廠商有知或無知,為了爭取更大市場,食品中大量使用亦不出奇。

日前買過一種外國提子糖,獨立包裝、名貴、細到半個指頭一顆,還沒完全撕破錫紙包,裂口處已經直衝出一股濃烈異香,吃了小小一顆,那種氣味就是齒頰「留香」到半日也水洗不清,還敢再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