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為期四天的「同心同根萬里行2025」北京行程圓滿落幕。300餘名來自香港13個青少年制服團體的團員,在歷史與現實交匯的文化之都,通過沉浸式文化體驗與深度研學,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中華文明對話。此次北京段行程,作為「齊魯海上歷史文化之旅」的首站,融匯中華傳統文化、科技創新與紅色教育,旨在引導香港青少年在觸摸歷史中理解國家發展,傳承抗戰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

文化瑰寶:觸摸千年文明脈搏​​

7月20日的故宮之行開啟了文化探索之旅。在專業講解員帶領下,青少年們沿着中軸線參觀了太和殿、乾清宮等核心建築,深入了解明清皇家建築的藝術特色和禮制文化。故宮珍藏的宮廷珍寶令團員們嘆為觀止,特別是那些歷經抗戰烽火得以保存的文物,更讓同學們感受到文化傳承的不易。

當日下午,國家大劇院上演的舞劇《朱䴉》給團員們帶來藝術震撼。這部被譽為「東方《天鵝湖》」的作品,通過瀕危鳥類朱䴉的命運變遷,生動詮釋了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團員們紛紛表示,演出將中國傳統舞蹈與現代舞台藝術完美結合,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創新活力。

​​長城悟道:感受民族精神脊樑​​

7月21日的八達嶺長城研學活動別開生面。在八達嶺長城的行程中,團員們迎着盛夏的烈日,沿着蜿蜒起伏的古老城牆奮力攀登。當他們一步步踏上陡峭的石階,終於抵達刻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好漢坡時,臉上寫滿了汗水與堅持,也洋溢着發自內心的自豪。他們站在長城之巔俯瞰山川起伏,紛紛驚嘆於這項凝聚古代智慧與民族意志的偉大建築奇跡。

下午觀看的《夢華長城》情景劇專場,以抗倭英雄戚繼光與長城的故事為主線,塑造了戚繼光等英雄人物形象,讓青少年們再次感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通過實地考察、專業講解與實景演出,他們更加深刻理解到,長城不僅是抵禦外敵的防線,更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眾志成城的精神象徵。團員們紛紛表示:「長城不只是一座城,更是一種永不退縮的信念。」這一段攀登之路,不僅錘煉了團員們的體力,也讓他們在腳步之間,觸摸到了民族精神的厚重脈搏。

科技與紅色教育:啟迪未來擔當​​

7月22日,團員們在中國科技館體驗了現代科技的魅力。「華夏之光」展廳裏,「中國古代的技術創新」「中國古代的科學探索」「華夏科技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三大主題分區,讓團員們在世界科技發展的宏觀視角下感懷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

下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成為行程亮點,2600餘幅歷史圖片和3500多件珍貴文物,全景式展現了黨的百年奮鬥歷程,特別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相關展品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民族復興的艱辛歷程。

「愛國不是口號,而是代代相傳的使命。」同心同根會會長、此次活動團團長梁唐青儀女士表示:「每當看到孩子們在長城腳下眼含敬意,在展館裏認真聆聽歷史,在劇場中被民族文化深深打動——我便更加堅信,只有讓他們真正了解祖國的過去與現在,他們才會由衷地珍惜這份歸屬與榮耀。」

作為自2002年起持續開展的大型青少年交流品牌項目,「同心同根萬里行」已行走二十餘年,足跡遍布全國多個省市。2025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本年度活動特別強調抗戰精神的傳承。在北京段的學習與體驗中,歷史教育與文化傳承相融合,紅色血脈與家國情懷得以厚植。

據悉,北京段行程結束後,團員們將啟程前往山東,走進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遺址及博物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深化文化與歷史的交融體驗。在這條貫穿古今、聯通內地和香港的交流之路上,香港青少年正以腳步丈量祖國,以行動了解、守護這片土地。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