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聯盟舉行成立典禮。

香港文匯報訊 近年政府積極推行「灣區人才標準」,並推動「一試多證」的安排。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民建聯副主席及立法會議員陳勇與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共同發起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聯盟」,於今日(22日)舉辦成立典禮暨圓桌會議。此次活動旨在匯聚社會各界的聲音,為加速人才流動及優化三地的培訓機制提供建議與經驗,以應對大灣區迅速發展所帶來的人才需求挑戰,藉此打破地域限制,提升技能互通性,並增加職業發展機會,共同促進大灣區人才生態圈的建設與發展。

陳勇表示,在聯盟的帶動下,能夠匯聚各方力量,互相學習並參考有關培育人才的方法。這一做法不僅能讓本港人士提升專業知識和競爭力,同時也能促進更多優秀人才在大灣區的流動,為大灣區的未來發展貢獻力量。

顏汶羽說,人才的地域流動是重中之重,亦是產業發展的根本所在,設立灣區人才標準是讓國際認可的香港人才標準走進內地,亦助力內地人才走到海外,是引進來、走出去的體現。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聯盟舉行圓桌會議。

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在會上分享了香港建造業的人力發展情況。他表示,為應對未來數年建造業的人手需求,特區政府將繼續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培訓更多建造業技術工人並提升其素質。例如,政府將增撥資源以擴大本地培訓名額,並資助在職技術人員參加建築信息模擬(BIM)及先進建築科技的培訓等。

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科院院長何達基在會上指,大灣區的人才流動是香港人才發展的關鍵。香港有5所大學入選世界百大大學排名,因此香港政府應利用這一優勢,打造國際教育中心,以吸引更多人才來港。他提到目前每年有不少學生來港就讀碩士課程,這是引進人才及促進大灣區人才流動的重要優勢。

中華煤氣培訓學院院長方啟承分享了中華煤氣培訓學院的人才培訓情況。

加入聯盟機構包括香港城市大學、中電學院、香港建造業議會、中華煤氣培訓學院、香港匯智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南沙人才發展有限公司、廣州紅海人力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寶盛華大中華有限公司、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嶺南大學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嶺南大學研究生會、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生會、香港大學研究生會及香港浸會大學研究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