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少年太空人體驗營2025」今日(22日)在科學館舉行出發儀式,30名獲選參與中學生於本周五(22日)啟程,至8月2日到北京、酒泉及西安等地,參與為期9日的訓練。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致辭時,寄語30名少年太空人,要把握這個彌足珍貴的受訓機會,親身感受國家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以航天英雄為榜樣,將來成為推動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的寶貴力量。

卓永興指,30位同學均是經過三輪嚴格選拔,才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少年太空人」,「這個體驗營不僅是你們對航天體驗的開始,更是開啓你們夢想旅程的第一步。」
他續指,近年香港的科研團隊在國家支持下,積極參與國家的太空探索任務,例如去年6月,香港特區首次有市民獲選為預備航天員,成為國家載人航天工程載荷專家;以及理大科研團隊為嫦娥四號、五號和六號的探月任務,進行研發和提供技術支援,當中包括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研製了「表取採樣執行裝置」,協助嫦娥六號完成人類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表土採樣任務,「香港能為國家航天任務貢獻自身力量,實在是我們的榮幸;同時亦激勵我們要繼續做好航天創科教育,培育科研人才,把香港建設成為具影響力的國際創科中心。」

卓永興又劇透指,8月1日在科學館將會舉行一個介紹國家航天、航空及航海領域科技成就的專題展覽,市民可見證到國家憑着創新精神和攻堅壯志,在這些領域如何攀上世界領先地位。
「少年太空人體驗營」來到今年已是第十四屆,歷年來共有約400名學生參與。今屆的體驗營在5月展開招募,反應熱烈,超過80間中學、約120位學生報名。經過三輪甄選,包括天文學和太空科學問答比賽,以及為期3日的營前集訓和面試後,30名中二至中六學生脫穎而出,獲選成為「少年太空人」。

為期9日的體驗營中,學員將參觀多個國家重點的天文及航天科學設施,例如北京航天城及酒泉衞星發射中心;亦會首次到訪國家天文台武清觀測站,認識「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數據接收和深空通訊系統。學員亦會到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體驗航天醫學項目及航天員訓練項目,包括穿脫航天服及品嘗太空食品等。
有關體驗營詳情,可瀏覽香港太空館網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