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美國關稅政策對經濟的潛在影響引發經濟學家擔憂。分析師警告稱,美國和全球經濟可能只是在經歷暴風雨前的平靜,最糟糕的情況尚未到來。

「只是暴風雨前的平靜」

半島電視台分析稱,美國關稅政策到目前為止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有限,但分析師擔心最糟糕的情況尚未到來。即便美國關稅帶來的有限影響令一些分析師感到意外,但經濟學家仍警告稱,美國和全球經濟可能只是在經歷暴風雨前的平靜。

該媒體稱,包括韓國和日本在內的數十個美國貿易夥伴,除非在8月1日前與特朗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否則將面臨25%至40%的關稅。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約瑟夫・福迪對半島電視台表示:「當你看到關稅達到20%或更高時,企業可能會徹底停止進口。」

福迪補充道:「企業會幹脆推遲重大決策、延緩招聘,經濟活動也會隨之萎縮。」他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貿易的不確定性所造成的代價,不亞於實際的關稅稅率。

即使美國8月1日不大幅提高關稅,經濟學家也預計未來幾個月通貨膨脹至少會上升一些,而更高的價格可能會抑制增長。

歐洲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發布報告稱,美國推行的關稅政策,顯然對基於規則的全球貿易體系構成了嚴峻挑戰。這標誌着在數十年多邊貿易自由化進程(該進程已將關稅降至接近歷史最低水平)之後,出現了一次重大轉變。

「如果他們想要戰爭,會得到戰爭」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在上周得知美國官員施壓要求歐盟接受更高的基準關稅且其汽車行業得不到任何減免之後,德國領導人終於忍無可忍。

該媒體援引一位知情官員表示,這一轉變促使德國政府對採取報復措施持開放態度。一位德國官員說,仍有時間通過談判達成協議,但是「如果他們想要戰爭,他們會得到一場戰爭」。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歐洲正在為一場可能的「戰鬥」做準備,他們承認,在這段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商業關係中,雙方可能都會付出沉重代價。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題為《美國經濟比表面看起來更脆弱》的觀點文章,指出美國經濟遠比最近的幾個數據點顯示的要脆弱,就業、消費、高估的股市都瀕臨不利的轉折點。

該媒體分析稱,在重大要聞的背後,美國經濟就如「溫水煮青蛙」。就業、住房和零售市場正在減速,並即將迎來轉折點。股市和美國大型企業的樂觀情緒掩蓋了潛在的疲軟。政策環境也難以提供太多支撐。不確定性阻礙了美聯儲降息。

文章最後指出,如果美國總統不盡快果斷放棄其保護主義議程,很難想像有什麼「能阻止這座紙牌屋倒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 宋得書